破釜沈舟出自於巨鹿之戰,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開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
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把渡河的船鑿穿沈入河裏,把做飯用的鍋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以表示有進無退、壹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沒有退路的楚軍戰士以壹當十,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
擴展資料:
巨鹿之戰是秦末農民戰爭所取得的壹場巨大勝利。它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扭轉了整個戰局,奠定了反秦鬥爭勝利的基礎,經此壹戰,秦朝已名存實亡。而項羽破釜沈舟,在各諸侯軍龜縮於壁壘中時帶頭以楚軍猛攻秦軍,帶動諸侯聯軍殲滅秦將主力,如此的戰果令無數後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
清朝名臣李光地在《榕村語錄》評價說:“項羽精采,最是沈船破釜,能斷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有壹幅著名的對聯將項羽的破釜沈舟與勾踐的臥薪嘗膽並列,稱:“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