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說的有壹次,他的鄰居丟失了壹只羊。鄰居全家出動,還請了好多人,連楊子家的不少學生和仆人也被請去幫助找羊。到了晚上,大家都空手而回,誰也沒有找到那只羊。
楊子問找羊的學生:“妳們這麽多人去找,怎麽還沒找到呢?” 學生嘆了壹口氣說:“唉,老師您不知道,岔道太多了,大道兩旁分出許多岔道,岔道又分出許多小岔道,小岔道又分羊腸小道。我們也不知道那只羊跑到哪個岔道上去了,人再多,也比不上岔道多。沒有辦法,只好空著手回來了。”
楊子聽了這番話,眉頭緊鎖、臉色灰暗,有些悶悶不樂,壹言不發,沒有壹絲笑容。楊朱的學生們都很奇怪,就不解地問:“老師,羊又不是什麽值錢的牲畜,再說了也不是先生您的,為何您這般悶悶不樂,究竟是為什麽呢?”楊子深思良久說:“即使是我的羊,丟失了也算不了什麽大事,更何況不是我的。我所想的是,我們治學如果不求專壹,是否就會像在岔路口找羊壹樣,壹無所獲呢?”。又道:“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意思是大道上岔道多,羊就很容易跑丟,如果做學問的人,心不專壹,沒有確定的目標,也會迷失方向,誤入歧途,壹無所獲。
後人說:“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即是說:大路上有很多的岔路,所以找不到羊;讀書人如果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這和楊朱的想法壹致。
這則成語的寓意是:人生的選擇太多,會很容易迷失方向。人們壹般偏向多種選擇,認為這樣可以通過對比從而找到更好更合適的。但是大家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上天給了人們多種多樣的選擇後卻不再慷慨給予人們足夠的時間。正如歧路上又有歧路,人們的選擇上另外也附加著選擇,最終要找尋的那只羊,便只能落空,掃興而歸。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學習上、工作目標上,要有明確的方向,否則知識學得太多太雜,每樣都知道壹點卻每樣都不精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