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就要到了,讓我們為敬愛的老師送上節日的問候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祝福老師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教師節祝福成語1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桃李滿天下、青春常在
桃李滿園、平安幸福、健康快樂、事事如意
心想事成、美夢成真、萬事如意、錦繡前程
鵬程萬裏、事事順利、合家歡樂、春風得意
前程似錦、大展、悔人不倦、廢寢忘食
埋頭苦幹、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壹絲不茍
文思敏捷、聰明過人、青出於藍、壹鳴驚人
桃李爭妍、後繼有人、默默無聞、孜孜不倦
德才兼備、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笑口常開、壹絲不茍、壹勞永逸
教師節祝福成語2百年樹人: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
出處:《管子·權修》:“壹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百世之師: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冰寒於水:冰比水冷。指後來居上。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出處:荀子《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不堪造就:指沒有培養前途。
出處:茅盾《蝕·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
傳道受業: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減師半德:謂只學到老師的壹半。
出處:宋陳善《捫虱新話·右軍書東坡字魯直詩》:“若乃學退之而不至者為孫樵;學淵明而不至者為白樂天,則以所謂減師半德也耶。”
教無常師: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師。
出處:《尚書·鹹有壹德》:“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良師益友:良:好;益:有幫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良師諍友:良:好;諍:敢於直言。很好的老師,能夠直言相勸的朋友。
能者為師:會的人就當老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
出處:《禮記·學記》:“能博喻,然後能為師。”
青出於藍:青:靛青;藍:蓼藍之類可作染料的'草。青是從藍草裏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更深。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出處:《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孺子可教:指年輕人可培養。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裏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師道尊嚴: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授業解惑:授:教,傳授。惑:疑難。傳授學業,解除疑難。
桃李春風: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桃李之教:指老師的教誨。
言傳身教: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處:《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研桑心計:研:計研,壹名計然,春秋時越國範蠡的老師,善經商;桑:桑弘羊,漢武帝時的禦史大夫,長於理財。形容善於經商致富。
出處:漢·班固《答賓戲》:“研桑心計於無垠。”
壹字之師:改正壹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壹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壹字師”或“壹字之師”。
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壹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壹字師。”
衣缽相傳: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出處:《舊唐書·神秀傳》:“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雲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
尊師貴道:尊敬師長,尊重其所傳之道。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儒林列傳上》:“帝謂孔僖曰:‘今日之會,寧於卿宗有光榮乎?’對曰:‘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今陛下親屈萬乘,辱臨敝裏,此乃崇禮先師,增輝聖德;至於光榮,非非所敢承。”
尊師重道:道: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師傳授的知識。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
出處:《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名師出高徒:高明的師傅壹定能教出技藝高的徒弟。比喻學識豐富的人對於培養人才的重要。
桃李遍天下: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滿天下”。
桃李滿天下:桃李:指培養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武後久視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壹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