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妙筆的成語故事2篇
生花妙筆的成語故事11、生花妙筆的成語故事
壹日,王安石翻閱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得知李白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上長了壹朵美麗的花,因此,才思橫溢,後來名聞天下。於是他拿著書問杜子野先生:“先生,人世間難道真會有生花筆嗎?”
杜子野正色道:“當然有啊!事實上有的筆頭會長花,有的筆頭不會長,只是我們的肉眼難以分辨罷了。”
王安石見杜子野先生如此認真,便道:“那麽先生能給我壹支生花筆嗎?”
於是,杜子野拿來壹大捆毛筆,對王安石說:“這裏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其中有壹枝是生花筆,究竟是哪壹枝,連我也辨不清楚,還是妳自己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學生眼淺,請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著胡須,沈思片刻,嚴肅地說道:“妳只有用每枝筆去寫文章,寫禿壹支再換壹支,如此壹直寫下去,定能從中尋得生花筆。除此,沒有別的辦法了。”
從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導,每日苦讀詩書,勤練文章,足足寫禿了五百枝毛筆。可是這些筆寫出來的文章仍然壹般,也就是說還沒有從中找到“生花筆”。他有些泄氣,於是又去問杜子野先生:“先生,我怎麽還沒有找到那枝生花筆呢?”
杜子野沒有說什麽,飽蘸墨汁,揮筆寫了“鍥而不舍”四個大字送給他。
又過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給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筆都寫禿了,僅剩壹枝。壹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寫了壹篇《策論》,突然,他覺得文思潮湧,行筆如雲,壹篇頗有見地的《策論》壹揮而就。他高興得直跳了起來,大聲喊:“我找到生花筆了!”
從此,王安石用這枝“生花筆”學習寫字,接著鄉試、會試連連及第。以後又用這枝筆寫了許多改革時弊、安邦治國的好文章,被後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壹”。
2、生花妙筆的成語故事材料
註音shēng huā miào bǐ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解釋生花:長出花朵。比喻傑出的寫作才能或繪畫才能。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近義詞曲盡其妙 點睛之筆 神來之筆 筆下生花 筆下生輝 筆頭生花 筆走龍蛇 飛來神筆
反義詞平淡無奇 不足為奇
3、生花妙筆的成語故事點評
梅花香自苦寒來,生花妙筆得成於壹個“勤”字。曾經有人問牛頓:“妳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麽?”牛頓回答說:“假如我有壹點微小成就的話,沒有其它秘訣,唯有勤奮而已。” 勤奮是成功的唯壹途徑。沒有它,天才也會變成呆子。
生花妙筆的成語故事2漢字書寫: 生花妙筆
漢語註音: shēng huā miào bǐ
成語出處: 五代。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成語語法: 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多指文筆好。
生花妙筆的意思: 生花:長出來的花朵。指寫出來的文章猶如鮮花壹般美麗,好像生了花的筆,比喻寫作才能非常傑出。也作“生花之筆”。
生花妙筆的近義詞: 下筆如有神、妙筆生花、神來之筆、夢筆生花、畫龍點睛;
生花妙筆的反義詞: 索然無味、平淡無奇、平鋪直敘;
生花妙筆的故事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從小學習刻苦,誌向遠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義色彩,被後人稱為“詩仙”。傳說李白少年時,有壹回因為讀書太久,疲勞得趴在桌上睡著了,就是這壹覺他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經常寫字的'那枝筆,當他揮筆做詩時,筆頭上居然開出了壹朵鮮艷的花,花香沁人心肺。接著空中還飛來了壹張張白紙,每張白紙都紛紛飛到他的面前。他興奮極了,抓起那枝筆在紙上寫起字來,越寫越快,越寫越興奮,突然,他寫在紙上的字,變成了壹朵朵盛開的鮮花。從此以後,李白更加用功讀書。他遊歷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在遊覽中體驗和積累,創作了大量的優秀詩篇,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個成語形容了李白才思橫溢,詩文佳美有如沁人鮮花般。
生花妙筆例句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十:“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第壹》:“予以生花之筆,撰為倒峽之詞。”
生花妙筆造句
正是因為有他的生花妙筆所以才會有那麽多文學瑰寶出自他的手中。
他的文章之所以膾炙人口是因為他寫作手法生花妙筆以及他的分析很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