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的詩句。成語典故“邯鄲學步”即出於這則故事。
有學者研究認為,邯鄲學步其實學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學的邯鄲舞步。當時在古都邯鄲城流行踮屣舞,是壹種類似於現代西方芭蕾舞的點著腳尖跳舞的舞步,非常優美。
“回車巷窄和為貴,學步橋寬嘉壽陵。”這是今人馬新民創作《邯鄲賦》中的壹句對句。作者認為壽陵少年來邯鄲學習的是類似現今芭蕾舞樣式的舞步,而不是走路。
壽陵少年刻苦學習,把腳跳到了腫脹而無法走路的地步,這種精神不但不能恥笑,反而應該嘉獎。即便外人可以警戒人們不可以壹味地模仿,失卻了本性。但邯鄲人絕對不可以以此來笑話前來刻苦求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