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藹可親 和藹:和善。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原來這唐六軒唐觀察為人... 678
和璧隋珠 比喻極珍貴的東西。 《韓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 613
和而不唱 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 《莊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 492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 《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23
和風細雨 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 南朝·陳·張正見《陪衡陽王遊耆阇寺》:“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 1362
和光同塵 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種光彩;同... 《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塵。” 640
和睦相處 彼此和好地相處。 816
和盤托出 和:連同。連盤子也端出來了。比喻全都... 元·明本述《天目中峰和尚廣錄》第十六卷:“今日特為妳起模畫樣... 692
和氣致祥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漢書·劉向傳》:“和氣致祥,乖氣致異。” 786
和如琴瑟 比喻夫妻相親相愛。 《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608
和顏悅色 顏:面容;悅:愉快;色:臉色。臉色和... 《論語·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也。”邢昺疏:“... 1502
和衣而臥 和:連著;臥:躺下。穿著衣服躺下睡覺... 548
和衷***濟 衷:內心;濟:渡。大家壹條心,***同渡... 《尚書·臯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國語·魯語下》“夫苦... 906
和藹近人 和藹:和善。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明·李開先《賀邑令賀洪濱獎異序》:“迄今才八閱月,絕從生之文... 82
和風麗日 指天氣溫暖而晴朗。 宋·柳永《西平樂》詞:“正是和風麗日,幾許繁紅嫩綠,雅稱嬉遊... 184
和氣生財 指待人和善能招財進寶。 魯迅《仿徨·離婚》:“壹個人總要和氣些,‘和氣生財’,對不對... 330
和容悅色 形容和善可親。同“和顏悅色”。 《紅樓夢》第六八回:“那鳳姐卻是和容悅色,滿嘴裏‘好妹妹’不... 91
和顏說色 形容和善可親。同“和顏悅色”。 《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劉寶楠正義引漢·... 81
第二字
春和景明 春光和煦,風景鮮明艷麗。 宋·範仲淹《嶽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 2151
風和日麗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 清·吳趼人《痛史》:“是日風和日麗,眾多官員,都來祭奠。” 2717
風和日暖 風很平靜,陽光暖人。 宋·劉斧《青瑣高義·別集》卷二:“不久,海上風和日暖。” 558
民和年豐 百姓安居,年成很好。 《左傳·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 481
時和年豐 和:和平;年:年成;豐:盛,多。風調... 《詩經·小雅·華疏》:“萬物盛多,人民忠孝,則致時和年豐,故... 744
調和鼎鼐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 《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喜調鼎之功。” 746
調和陰陽 使陰陽有序,風調雨順。舊多指宰相處理... 《漢書·貢禹傳》:“調和陰陽,陶治萬物,化正天下,易於決流抑... 85
風和日美 微風和暢,陽光明麗。同“風和日麗”。 清·黃宗羲《敬槐諸君墓誌銘》:“風和日美,余掉短胕,老母揭女... 91
風和日暄 微風和暢,陽光溫暖。見“風和日暖”。 明·汪廷訥《獅吼記·賞春》:“風和日暄,燕交飛觸碎胭脂片。” 179
民和年稔 猶言民樂年豐。 《後漢書·孝桓帝紀》:“幸賴股肱禦侮之助,殘醜消蕩,民和年稔... 84
日和風暖 風很平靜,陽光暖人。同“日暖風和”。 宋·範純仁《鷓鴣天·和韓持國》詞:“臘後春前暖律催,日和風暖... 84
上和下睦 指長幼之間或上下級之間相處得很好。 無 145
時和歲豐 四時和順,五谷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 宋·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見時和歲豐,雨雪應時... 533
時和歲稔 四時和順,五谷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 《南齊書·王敬則傳》:“救民拯弊,莫過減賦。時和歲稔,尚爾虛... 65
響和景從 比喻兩者緊密相連。同“響答影隨”。 無 74
言和意順 言語和順,情意相諧。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真是言和意順,似漆如膠。”又第... 86
第三字
春風和氣 春天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對人態... 明·無名氏《四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分仇,妳放些個春... 1126
惠風和暢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3388
渾俗和光 渾俗:與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壹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渾俗和光,真... 578
鸞鳳和鳴 比喻夫妻相親相愛。舊時常用於祝人新婚...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是謂鳳凰於飛,和鳴鏘鏘。” 2440
曲高和寡 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 1387
壹團和氣 本指態度和靄可親。現也指互相之間只講...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明道終日坐,如泥... 807
遠來和尚好看經 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846
趁水和泥 利用現成的水來攪泥。比喻乘機行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這母貨不早不晚,來的恰好。趁... 167
畫荻和丸 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同“畫荻丸熊”... 宋·歐陽修幼時,母鄭氏以荻畫地教子讀書。唐·柳仲郢幼嗜學,母... 88
混俗和光 同於塵俗,不露鋒芒。指不求特異,與世... 無 76
兩頭和番 指兩面撥弄、攪和。 無 72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指縱然壹時躲掉,但由於其他無法擺脫的... 無 168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指縱然壹時躲掉,但由於其他無法擺脫的... 無 69
琴瑟和好 比喻夫婦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靜好”、... 無 99
隋珠和璧 隋侯之珠與和氏之璧。泛指珍寶。 無 71
隋珠和玉 即隋珠和璧。 無 65
隨珠和璧 隨侯珠與和氏璧的並稱。泛指珍寶或珍寶... 傳說古代隨國姬姓諸侯見壹大蛇傷斷,以藥敷之而愈;後蛇於江中銜... 93
言歸和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同“言歸於好”。 《清史稿·世祖紀壹》:“昔之疆場用兵,本冀言歸和好。不幸寇兇... 72
魚水和諧 形容夫婦關系和好諧調如魚水。 元·王子壹《誤人桃源》第四折:“今日也魚水和諧,燕鶯成對,琴... 170
丈二和尚 (歇後語)摸不著頭腦。指弄不清是怎麽... 《金瓶梅傳奇》第六回:“諸方地保瞧見,恰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 380
第四字
彼倡此和 和:附和;應和。比喻壹方倡導,別壹方...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後謁... 569
倡而不和 倡:同“唱”。和:響應。領唱無人應和... 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倡而不和,意而不戴。” 502
此唱彼和 這裏唱,那裏隨聲附和。比喻互相呼應。 清·陳田《明詩紀事·己簽序》:“與前七子隔絕數十年,而此唱彼... 526
地利人和 地利:地理的優勢;人和:得人心。表示... 《孟子·公孫醜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61
割地求和 割讓土地,求得和平。 《史記·平原君列傳》:“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 526
琴瑟調和 比喻夫妻恩愛。 《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654
隨聲附和 和:聲音相應。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麽...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壹回:“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 1645
心平氣和 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宋·蘇軾《菜羹賦》:“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 822
塤篪相和 舊時比喻兄弟和睦。 《詩經·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篪。” 1085
壹倡百和 和:呼應,附和。壹人首倡,百人附和。...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惠周惕》:“郢書燕說,壹倡百和。” 641
壹唱壹和 壹個先唱,壹個隨聲應和。原形容兩人感... 《詩經·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1967
做壹日和尚撞壹天鐘 俗語。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 19674
白雪難和 白雪:指楚國壹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 無 98
彼唱此和 比喻壹方倡導,另壹方效仿。 《明史·劉世龍傳》:“仕者日壞於上,學者日壞於下,彼唱此和,... 71
鼎鼐調和 比喻處理國政。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 113
鳳協鸞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無 100
更唱叠和 ①彼此唱和。②指相互以詩詞酬答。③指...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當年邀遊,更唱叠和,赴曲隨流。”... 67
更唱疊和 指相互以詩詞酬答。同“更唱叠和②”。 明·宋濂《寄和右丞溫迪罕詩卷序》:“吾昔在中州文物府中更唱疊... 63
鼓腹含和 吃飽肚子,和樂相處。形容太平歡樂。 嚴復《主客平議》:“煕皞之民,耕三餘壹,鼓腹含和,無過庶過富... 81
狐唱梟和 比喻壞人互相呼應。 無 75
內峻外和 內心嚴厲而外貌和藹。 無 70
妳唱我和 和: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體裁和韻腳來... 無 90
情投意和 投:契合。形容雙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 無 77
秋高氣和 形容秋空高朗、天氣晴和。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九回:“卻說小燕便服輕車,叫車夫徑到城... 160
日麗風和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 元·李愛山《集賢賓·春日傷別》:“那時節和風麗日滿東園,花***... 136
日暖風和 風很平靜,陽光暖人。 宋·劉斧《青瑣高義·別集》卷二:“不久,海上風和日暖。” 84
隨聲趨和 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麽說,就跟著怎麽... 無 66
雄唱雌和 比喻相互附和。 無 91
壹倡壹和 ①指壹個先唱,壹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 《詩·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104
壹唱百和 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