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思念的四字詞語有很多,比如壹日三秋、春樹暮雲、狐死首丘、蒓鱸之思、寒泉之思、望眼欲穿、白雲親舍、故土難離、天末涼風、歸心似箭、念念不忘、朝思暮想、輾轉反側、牽腸掛肚、落葉歸根、望穿秋水、背井離鄉、魂牽夢縈、睹物思人等。
壹、壹日三秋
解釋: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壹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出自:《詩經·王風·采蓮》:“彼采葛兮,壹是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
白話文:“彼采葛啊,壹個是不見,燈像隔了三月久;心上人啊采蘆荻,壹天不見她的影,好僳隔了三秋久;心上人啊采香艾,壹天不見她的影,如三年啊。”
語法:主謂式;作定語、賓語;形容思念殷切
近義詞壹日三歲、寸陰若歲、壹日三月
反義詞壹刻千金
二、春樹暮雲
解釋: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出自: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壹樽酒,重與細論文。”
白話文:“渭北春天樹,而妳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何時壹杯酒,只能遙相思念。”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近義詞牽腸掛肚
三、狐死首丘
解釋: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出自: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白話文:“鳥飛返故鄉啊,狐貍死了還把頭朝向生他養他的山岡。”
示例:我告訴過妳“狐死首丘”的故事,壹個人到死都是懷念自己的鄉土的。 ——郭沫若《蔡文姬》第壹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鄉
近義詞越鳥南棲、歸正首丘、代馬依風
四、蒓鱸之思
解釋: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出自:《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菇菜、蒓羹、鱸魚膾。”
白話文:“看見秋風起,於是想念吳中的菇菜、菜湯、鱸魚膾。”
近義詞蒓羹鱸膾
五、寒泉之思
解釋: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出自:《詩經·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白話文:“這裏有寒泉,就在浚城墻外邊。養育兒子七個人,母親養子多辛勞。”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壹日三秋
搜狗百科-春樹暮雲
搜狗百科-狐死首丘
搜狗百科-蒓鱸之思
搜狗百科-寒泉之思
2. 形容非常想念的四字成語原發布者: *** 亞
形容非常想念的成語
篇壹:形容非常想念的成語
思念的(壹)
夢勞魂想:睡夢中也難以忘懷。形容思念深切。
夢寐顛倒:夢寐:睡夢;顛倒:錯亂。指人由於思念情切,心神恍惚,失去常態。
夢往神遊:在做夢中前往交遊。形容迫切的思念。
夢想神交:交:交遇。做夢也在思念,心神與之交融在壹起。形容迫切的思念。
夢想為勞:睡夢中也在想,致使疲勞。形容思念之深切,到了過分的程度。
魂馳夢想:形容思念萬分。
魂勞夢斷: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
魂牽夢縈:形容萬分思念。
蒹葭之思:蒹葭:初生的蘆葦;思:思念,懷念。指戀人的思念之情。
舉踵思慕:舉:擡起;踵:腳後跟;舉踵:踮起腳跟;思慕: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擡起腳後跟張望。
舉踵思望:舉:擡起;踵:腳後跟;舉踵:踮起腳跟。形容十分思念,擡起腳後跟張望。
凱風寒泉:凱風:和風,比喻母愛;寒泉:比喻勞苦、憂患。表示子女對母親的深切思念。
刻骨相思: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愛賢念舊:舊:舊有的交情。愛慕賢者,思念舊誼。
白雲孤飛:比喻客居他鄉,思念父母。
思念的成語(二)
白雲親舍:親: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話。睹物思人:睹:看切切於心:切切:比喻情真意切。牢牢記在心裏。形容殷切的思念。11305173
3. 關於思念的四字成語念念不忘
niàn niàn bù wàng
[釋義] 念念:壹遍遍地思念。時刻思念;永不忘記。
[語出] 宋·朱熹《朱子全書·論語》:“其言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正音] 不;不能讀作“bú”。
[辨形] 忘;不能寫作“妄”。
[近義] 念茲在茲 朝思暮 想刻骨銘心
[反義] 置之不理 置之度外 置若罔聞
[用法] 用來指時刻掛在心上的見到過或接觸過的人或事。壹般作謂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朝思暮想”;都含有“時刻在想”的意思。但~壹般指見到過或接觸過的人或事;而“朝思暮想”壹般可以是見到過;也可以是沒見到過的人或事。
[例句] 雖然已經過去十多年了;他還是~那個曾救過他的醫生。
4. 描寫秋天的四字詞語或成語壹日三秋 意思是壹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壹日不見,如隔三秋 壹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萬古千秋 形容延續的時間極久.葉落知秋 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壹葉知秋 從壹片樹葉的雕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月旦春秋 比喻評論人物的好壞.望秋先零 比喻體質弱.也比喻未老先衰.平分秋色 比喻雙方各得壹半,不分上下.社燕秋鴻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鳥,但在同壹季節裏飛的方向不同.比喻剛見面又離別.望穿秋水 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對遠地親友的殷切盼望.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 秋月春風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秋荼密網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網眼細密的魚網.比喻刑罰繁苛.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秋扇見捐 見:被;捐:棄.秋涼以後,扇子就被拋在壹邊不用了.舊時比喻婦女遭丈夫遺棄.秋色平分 比喻雙方各得壹半,不分上下.秋毫之末 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的尖端.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極細微的地方.秋毫無犯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秋高氣爽 形容秋季晴空萬裏,天氣清爽.秋風團扇 秋風起後,扇子就用不到了.舊時比喻不再受男子寵愛的女子.秋風掃落葉 秋天的大風把落葉壹掃而光.比喻強大的力量迅速而輕易地把腐朽衰敗的事物掃除光.秋風過耳 象秋風從耳邊吹過壹樣.比喻與己無關,毫不再意.千秋萬歲 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千秋萬代 壹千年,壹萬代.指世世代代,時間久長.老氣橫秋 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形容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形容缺乏朝氣.皮裏陽秋 指藏在心裏不說出來的言論.皮裏春秋 指藏在心裏不說出來的言論.琨玉秋霜 比喻堅貞勁烈的品質 落葉知秋 看到地上的黃葉就知道秋天來臨.比喻通過某壹跡象便可預測形勢的發展變化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眼力能看到壹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壹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壹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看不到大處 利析秋毫 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精明.各有千秋 各有各的存在的價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疾風掃秋葉 比喻力量強大、行動迅速,象暴風掃除落葉壹樣.洞察秋毫 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春去秋來 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春秋無義戰 春秋:指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我國西周的壹段歷史.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春秋鼎盛 比喻正當壯年.春秋筆法 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春露秋霜 比喻恩澤與威嚴.也用在懷念先人.春蘭秋菊 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春華秋實 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多事之秋 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百歲千秋 壹百年,壹千載.形容歲月漫長,歷時很久.冰壺秋月 比喻潔白明凈.多指人的品格.春蚓秋蛇 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春蛙秋蟬 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比喻喧鬧誇張、空洞無物的言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壹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春生秋殺 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雕零.暗送秋波 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凈的水波壹樣.指暗中眉目傳情.描寫秋天的成語: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壹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壹叢金黃、壹叢火紅、秋意深濃、秋蘭飄香、秋風過耳、丹楓迎秋、楓林如火、秋風習習。
5. 關於想念的四字成語1、思念存想 [ sī niàn cún xiǎng ] :存想:想念。形容非常想念。
出 處:漢·王充《論衡·訂鬼》:“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2、朝思暮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壹件事。
出 處:宋·柳永《大石調·傾杯樂》:“追舊事;壹餉憑闌久。如何婿容艷態;抵死孤歡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憑添清瘦。”
3、魂牽夢縈 [ hún qiān mèng yíng ] :形容萬分思念。
出 處:宋·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
4、望穿秋水 [ wàng chuān qiū shuǐ ] :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對遠地親友的殷切盼望。
出 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黃昏卸得殘壯罷;窗外西風冷透紗。聽蕉聲壹陣壹陣細雨下;何處與人閑嗑牙?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
5、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念念:時刻思念著。形容牢記於心,時刻不忘。
出 處:宋·朱熹《朱子全書·論語》:“其言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