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疾忌醫不肯說自己有病,害怕醫治。比喻掩飾缺點、錯誤,害怕批評,不願改正。接下來分享諱疾忌醫的典故及成語意思。
諱疾忌醫的故事
名醫扁鵲,有壹次去見蔡桓公。他在旁邊立了壹會兒對桓公說:“妳有病了,現在病還在皮膚的紋理之間,若不趕快醫治,病情將會加重!”桓公聽了笑著說:“我沒有病。”待扁鵲走了以後,桓公對人說:“這些醫生就喜歡醫治沒有病的人把這個當做自己的功勞”
十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公,說他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裏,如果不治,還會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鵲走了以後,桓公很不高興。
再過了十天,扁鵲又去見桓公,說他的病已經轉到腸胃裏去了,再不從速醫治,就會更加嚴重了。桓公仍舊不理睬他。
又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公時,對他望了壹望,回身就走。桓公覺得很奇怪,於是派使者去問扁鵲。扁鵲對使者說:“病在皮膚的紋理間是燙熨的力量所能達到的;病在肌膚是針石可以治療的;在腸胃是火劑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裏,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沒有辦法了。而今在骨髓,我不再請求了。
五天以後,桓公渾身疼痛,趕忙派人去請扁鵲,扁鵲卻早已經逃到秦國了。桓公不久就死掉了。良醫治病,病在表皮時就及時醫治。這是為了在剛顯露苗頭時及時處理。事情的禍福也有開端,所以聖人總是盡可能早地予以處理。
諱疾忌醫的意思諱疾忌醫:是指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掩飾缺點和錯誤,不願改正。諱:忌諱、避忌;忌:怕,畏懼。
出處: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諱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近義詞:文過飾非。
反義詞:聞過則喜、從諫如流、激濁揚清。
造句:對錯誤采取諱疾忌醫的態度很不明智。
諱疾忌醫的主人公諱疾忌醫的主人公是扁鵲和蔡桓公。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渤海郡鄚人。扁鵲從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飲以山巔“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醫術。扁鵲奠定了祖國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他用壹生的時間,認真總結前人和民間經驗,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在診斷、病理、治法上對祖國醫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扁鵲的醫學經驗,在我國醫學史上占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對我國醫學發展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