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是“受寵若驚”還是“受驚若寵”

是“受寵若驚”還是“受驚若寵”

是“受寵若驚”。

受寵若驚是壹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壹、拼音

受寵若驚:shòu chǒng ruò jīng

二、出處

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省躬無有,被寵若驚。”

釋義:

沒有反躬自省,得到寵愛非常的不安。

三、例句

1、官的耐心與責任讓我們感動,班主任的鼓勵讓我們受寵若驚並振奮精神,我們相信只要努力,沒有辦不成的事。

2、我們會聯想到宇宙的廣袤、大地的無垠,以及自身得以存在的渺茫幾率,然後,自嘆卑微卻又受寵若驚。

擴展資料

壹、受寵若驚的近義詞:

被寵若驚 [ bèi chǒng ruò jīng ]?

釋義: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頓覺吃驚不安。

出處:元·脫脫、阿魯圖等所著《宋史.卷二六七.張洎傳》:“茲所謂受寵若驚,居亢無悔者也。”

翻譯:這就是所謂的受寵若驚,位高權重無怨無悔。

二、受寵若驚的反義詞:

麻木不仁 [ má mù bù rén ]

釋義:肢體麻痹,沒有感覺,比喻對外界的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班超傳》:“衰老被病;頭發無黑;兩手不仁。”

翻譯:又老又病,頭發全白了,肢體麻痹,沒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