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班級3分鐘成語故事演講

班級3分鐘成語故事演講

臥薪嘗膽春秋時期,我國南方有兩個小國——越國和吳國。他們經常打仗,勢力相當,始終難分勝負。不過,公元前496年,吳國還是把越國打敗了。越王允常在戰爭中受了重傷,不久就死去了。  允常在臨死的時候,叮囑他的兒子,壹定要為他報仇雪恨。  允常的兒子勾踐,牢牢地記住了父親的話。他日夜操練兵馬,時刻準備報仇雪恨。吳王知道這個消息後,就馬上派兵攻打越國。結果越國再次戰敗,越王勾踐被抓到了吳國。  勾踐為了消除吳王對他的疑心,就假裝很老實的樣子。結果吳王被他蒙騙了,就把他放回了越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每天都想著報仇。為了不斷磨礪自己的報仇意誌,他不但睡在柴草上,而且每次吃飯之前都嘗壹下苦膽,並大聲對自己說:“勾踐!妳難道忘了越國的恥辱和仇恨了嗎?”  為了使越國強大起來,他不但親自參加勞動,生活也十分儉樸。他非常尊重那些有才能的人,而且對老百姓也非常愛護。這樣,越國很快就強盛起來了。  與此同時,他又想方設法為吳王夫差送去很多美女和金銀財寶。結果吳王以為他真的不想復仇了,就放松了戒備。  幾年以後,越國攻打吳國,攻入吳國國都,吳王夫差也成了階下囚,勾踐終於報了仇。  釋義:睡在柴草當中,用舌頭舔苦膽。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不敢安逸享受。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甕中捉鱉 北宋末年,梁山好漢在山東起義,擁戴宋江為首領。起義軍紀律嚴明,殺富濟貧,鎮壓土豪劣紳,屢屢挫敗朝廷派來討伐的軍隊,聲威震天下,老百姓拍手叫好。  在離梁山泊大寨不遠的山下,有個杏花莊。莊上有個小酒店,開酒店的老漢叫王林,家中有壹個十八歲的女兒,名喚滿堂嬌。滿堂嬌出落得美麗動人尚未許配人家,與老漢相依為命。父女倆雖不富裕,日子倒也過得平靜。  有壹天,兩個地痞流氓竄來酒店吃酒。酒足飯飽後,不但不付酒錢,還對年輕美貌的姑娘起了歹念,強行將她搶走。老漢被壹腳踢翻在地。兩個惡漢嘿嘿冷笑幾聲,說道:“俺們是梁山好漢宋江和魯智深,妳敢不從?!這小娘子陪我們玩兩天就回來,妳如聲張出去,小心老命!”說罷揚長而去。  正當老漢悲憤欲絕的時候,梁山好漢李逵路過酒店。聽說宋江和魯智深幹下這等傷天害理的事,生性耿直的他怒火中燒,決心上山找宋江和魯智深算帳。  李逵急沖沖趕回山寨,大鬧忠義堂,手提板斧要砍梁山大旗,並逼著宋江和魯智深下山與老漢對質。當李逵知道錯怪了宋江後,羞愧萬分,命人將自己捆綁起來,向宋江賠罪。  這時,老漢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報告,說那兩個惡漢又來了,被他灌醉後在店裏酣睡。李逵興奮地說:“來得正好,看老子甕中捉鱉,收拾這兩個壞蛋!”  李逵手提板斧,叫老漢前面帶路,火速下山,終於除掉了這兩個冒充梁山好漢、敗壞梁山名聲的流氓。  釋義:在大壇子裏捉甲魚。比喻想要得到的東西已在掌握之中。  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荊》萬事懼備 只欠東風  公元208年,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南下,企圖並吞南方。劉備采用聯吳抗曹之策,與吳軍***同抵抗曹操。  當時,孫權和劉備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將廣,占有絕對優勢。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和孫權的都督周瑜,商討破敵良策。兩人不謀而合,都認為只有火攻才能打敗曹操。  周瑜用反間計,讓曹操殺死熟悉水戰的蔡瑁、張允。接著龐統又到曹營假裝獻計,騙曹軍把戰船連為壹體。老將黃蓋又與周瑜合演壹出“苦肉計”去詐降曹操。實際上,黃蓋在船中裝滿了容易燃燒的物品,準備以詐降的方式沖向曹營,發起火攻。  可等壹切都準備好後,周瑜卻發現曹操的船只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這時正值冬季,只有西北風,如果用火攻,不但燒不著曹操,反而會燒到自己,只有刮東南風才能對曹軍發起火攻。周瑜憂急成病,臥床不起。只有諸葛亮心裏有數,他自稱有個秘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諸葛亮拜訪周瑜,把藥方寫了出來:“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懼備,只欠東風。”壹下子點出了周瑜的心病。  周瑜急切地請教諸葛亮有何破敵之策。諸葛亮有豐富的天文氣象知識,他通過氣象觀察,預測到近期肯定會刮幾天東南風。因此他對周瑜說,自己能呼風喚雨,借三天三夜東南風幫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築了壹個土臺,叫“七星壇”。諸葛亮在“七星壇”上祈求東南風。  到了預定的日期,果然東南風大作,周瑜順利地實行了火攻計劃。曹操大敗,從此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勢。  釋義:比喻壹切都已齊備,只差最後壹個重要條件。  出處:《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