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煩惱的成語有那些

煩惱的成語有那些

杞國憂天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

杞國之憂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

杞人憂天 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壹帶。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出處:《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杞人之憂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

杞天之慮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亦省作“杞慮”。

閑愁萬種 閑愁:說不出的煩惱。莫名的煩惱極多。形容思想空虛,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滿懷。

出處: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壹折:“真乃是消磨了閑愁萬種。”

熏風解慍 熏風:和風;慍:惱怒怨恨。溫和的風可以消除心中的煩惱,使人心情舒暢。

出處: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辯樂》:“昔日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庸人自擾 自擾:自找麻煩。指本來沒事,自己找麻煩。

出處:《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而煩耳。”

自尋煩惱 自找的煩悶苦惱。意思是,本來不該有煩悶苦惱。

出處:巴金《家》六:“他不能夠說服她們,他又何必自尋煩惱,浪費精力呢?”

自詒伊戚 自尋煩惱;自招災殃。

出處:《詩經·小雅·小明》:“心之憂矣,自詒伊戚。”《左傳·宣公二年》:“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

自貽伊戚 貽:遺留;伊:此;戚:憂愁,悲哀。比喻自尋煩惱,自招憂患。

出處:《詩經·小雅·小明》:“心之憂矣,自詒伊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