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張愛玲書法詞典

張愛玲書法詞典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和班昭。

四川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濤、華瑞夫人、黃娥。

民國四大才女:廬隱、蕭紅、石評梅、張愛玲。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簡介:

蔡文姬

蔡文姬(公元177年?-公元249年?),名顏,名文熙,名,名陳留來(今河南祁縣),是蔡邕的女兒。她知識淵博,才華橫溢,她知道旋律。據說她可以通過聽覺迅速判斷古琴的哪根弦斷了。她是建安時期著名的女詩人。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蔡文姬紀念館成立於1991,位於Xi東南藍田縣李三鎮蔡王村。展覽詳細介紹了蔡文姬的生平事跡,並展出了蔡文姬的《詠懷詩》和《胡笳十八拍》,以及歷史書籍中對蔡文姬的記載,包括《後漢書·董思傳》、墓和現代著名書法家舒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生於周琦章丘(今山東章丘)。在宋代(兩宋之交),壹位以婉約詞為代表的女詞人被譽為“史上第壹才女”。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年生活優裕。她的父親李藏書豐富,從小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她打下了文學基礎。婚後,她與丈夫趙明誠壹起致力於書畫奇石的收藏和整理。中原的金兵,流於南方,處境是孤獨的。在他的歌詞中,他更多地寫了他前期悠閑的生活,並感嘆他後期的生活經歷和感傷的情緒。在形式上,我們善用線描,獨辟蹊徑,運用優美的語言。在詞論上,強調和諧典雅,提出詞“異於壹家”的理論,反對把詞寫成詩的方法。能寫詩的,所剩不多,部分篇章有時代感,歌頌歷史,用詞慷慨,與他們的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集》和《易安詞》,已失傳。後人有虞書詞集。如今,有壹部整理李清照的文集。

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公元664-公元765438+21)上官趙蓉,唐代陜西陜縣(今河南三門峽)人。唐代女官員、女詩人,唐中宗的妃子,唐高宗宰相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被定罪處罰後,上官婉兒和母親壹起被送到內院做奴隸。在她十四歲的時候,她因為聰明和良好的文筆而受到武則天的重用,並在宮中掌管了多年的聖旨制度。她被稱為“女性總理”,這是壹個絕世的人才。中宗時,他被任命為趙蓉,掌管朝綱,他的勢力日益壯大。在此期間,他設立了文學作品修復學士學位,代表朝廷評鑒天下詩文,引領了壹代文風。710年,臨淄王(即唐玄宗)揭竿而起,發動了唐龍政治革命,與侯偉同時被殺。2013年9月,考古學家在Xi鹹陽機場附近發現了上官婉兒墓。

班昭

班昭(約45年-約117)字季,扶風安陵(今陜西鹹陽東北)人。東漢時期的壹位女史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班彪的女兒,班固的妹妹,十四歲時嫁給了同郡的曹師叔,因此她也被後世稱為“曹大家”。

班昭博學多才,他的哥哥班固寫了《漢書》,但他未完成就去世了。班昭進入東莞藏書閣,繼續撰寫《漢書》。後來漢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宮,立皇後和貴族為師,稱他們為“大家”。鄧太後來到朝鮮後,參與政事。

班昭的七部作品流傳於世,如《東方頌》、《女誡》等,對後世影響很大。

四川四大才女簡介:

卓文君

卓文君(原175-原121),原名侯文,西漢林瓊(今四川邛崍)人,原籍邯山冶煉廠卓氏。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壹,四川四大才女之壹。

四川臨洮巨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容貌秀麗,精通音律,擅長彈琴,以文筆著稱。卓文君與漢代著名學者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壹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她還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白頭頌》,其中“願得壹心壹意,白頭不相離”是經典名句。

薛濤

薛濤(約768~832)是唐代傳奇女詩人。長安(今陜西Xi安)人。16歲時入樂府,與韋臯、元稹有染。相戀期間,薛濤為寫詩做了壹張粉紅色的小紙條,被後人臨摹,稱為“薛濤紙條”。她退出歌壇後壹直沒有結婚。望江塔公園有薛濤墓。薛濤與、於、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濤、華瑞夫人、黃娥並稱為四川四大才女。流傳至今的詩歌有90多首。

華瑞夫人

華瑞夫人,後蜀宗師孟昶的費貴妃,五代十國女詞人,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年少能寫,尤擅宮詞。幸運的是,蜀主孟昶給了華瑞夫人的稱號。

他的宮體詩描寫的生活場景極其豐富,語言以豐富多彩為主,但也有壹些清新樸實的作品,如“三月櫻桃初熟時,我妻看紅枝。

“回去要壹顆金子彈,躲在樹周圍打麻雀”這首歌非常活潑,充滿了生活情趣;他的《亡國詩》也備受贊譽,她是壹位不可多得的才女。

黃娥

黃娥,明代女作家,四川省遂寧市人。楊慎的妻子,被稱為黃安仁和黃夫人。父親黃可是《尚書》的官員。他自幼精通經典和歷史,擅長詩歌和寫作。鄭德十四年(1519),他與楊慎結婚不久,並謹慎地留在雲南三十年,並長期留在婆家的新都縣管理家務。在彼此分離期間,他以詩歌《寄出國》而聞名。他也寫散曲。明代有安氏詞曲和楊貴妃樂府五卷本,但大多與楊慎《陶青樂府》所輯雜。鄰居們將他們的作品合編為“楊勝安夫婦散曲”,風格感人而悲傷,被譽為“音樂中的李易安”。黃娥與楊慎的結合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壹段佳話。夫妻二人在詩歌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在明代各自成家。

民國四大才女簡介;

廬隱

陸茵(1898 May 4-1934 May 13)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廬隱”這個筆名的意思是隱藏廬山的真實面目。五四時期著名作家,與冰心、林並稱為“福州三大才女”。哥倫比亞大學2003年出版的《寫現代中國的女性》與蕭紅、蘇、石評梅並列為18位重要的現代中國女作家之壹。

小紅

蕭紅(1911-1942),原名張乃英,是“民國四大才女”之壹,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女神”。1911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壹個封建地主家庭,從小就失去了母親。

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最悲慘的女人,也是壹位傳奇人物。她的壹生,是壹種不向命運低頭的掙紮和奮鬥的壹生。蕭軍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她的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

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著名作品《生死場》出版。1936年遊歷日本,著有散文《孤獨的生活》和長詩《沙》。他於1940年隨端木蕻良到達香港,後來出版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小說《呼蘭河傳》。1942 65438+10月22日,蕭紅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在香港去世。

石評梅

石評梅(1902-1928),中國現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民國四大才女”之壹。他原名露比,筆名石評梅,因為他欣賞梅花的美麗和堅強。我曾用筆名評論過梅、、舒雪、冰花、朱新、等。1902年生於山西省平定縣,1919年就讀於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時熱衷於文學創作。1923年9月,他在《晨報副刊》上連載長篇遊記《模糊的余暉》,並與好友陸共同編輯了1924《北京日報》副刊。

石評梅壹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遊記和小說,尤以詩歌見長,被譽為“北京著名女詩人”。作品大多聚焦於對愛、真理的追求,以及對自由和光明的渴望。這些小說以《紅鬃馬》和《馬嘶的故事》為代表。

在她去世後,她的作品被盧茵和盧等朋友編輯成兩本詩集《陶與意外的草》。

張愛玲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祖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萱。1920出生於9月30日,上海租界西區壹座沒落的貴族宅邸。

她的作品主要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和文學作品,她的信件也是她的作品的壹部分。

1944期間,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互動。65438年至0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65438年至0995年9月8日,恰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死在加州韋斯特伍德羅切斯特大道的公寓裏,享年75歲,死因是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她在被發現前壹周去世了。9月30日,她的朋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結束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