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個新名詞,
浙江工商大學日本研究所網站“日本聊天室”曾就此問題發起海外討論。因為中日用日語交流,第壹個障礙就是“動漫”的日語翻譯。動漫愛好者都知道,動漫作為壹種流行文化,起源於日本。但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知道,日本至今沒有“動畫”這個概念。我參加了日本聊天室的討論。有人用漫畫,有人用ァニメ,有人用ァニメメーションンンンンン.& ltBR & gt看來“動漫”是中國的壹個原創詞匯,大部分人把它等同於或者袁先生從小生活在日本,說話有理有據。& ltBR & gtァニメ (ァニメーション)的縮寫壹般指日本的ァニメーョ。日本早期的“ァニメ”沿襲歐美,作為宣傳廣告或歷史題材,故稱“動畫”,與中國的“卡通”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中國的“動漫”並不完全對應日本的“ァニメ".”& ltBR & gt“卡通畫”和“漫畫”最大的區別在於“漫”字,所以很多人在討論中用“卡通畫”或者“コミック”コミック”來源於英語中的comic,意為“戲劇”,常與歌劇,尤其是西式的“戲劇”結合在壹起。在日本,“コミック”有特定的含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江戶時代流行的“畫”的現代版,特指刊登連續漫畫的雜誌。常年在日本大學任教的中國教授在討論中指出:“走進日本正規書店,《コミック》櫃臺占了很大面積,但在《沖擊》中卻沒見過漫畫櫃臺。”換句話說,“漫畫”的概念比“コミック”更大,包括雜誌、單幅、單幅畫、漫畫等等。& ltBR >;漫畫”在日本是壹種獨特的文化,不僅對兒童和青少年,對大學生也是如此。就連公司的白領也經常在上下班的電車上沈迷於漫畫雜誌。日本漫畫,尤其是連載漫畫的畫面,突破了傳統的“動畫”模式和技法。幾個畫面重疊在壹幀中,畫面中插入對話。圖形構成包含動態和聲學元素,具有立體視覺效果,與“ァニメ".”僅壹步之遙現在我們所說的日本“動漫”多是雜誌漫畫的音像制品。從這個意義上說,最接近“動漫”的日語應該是“漫畫”。& ltBR & gt在日本期間,我經常在出差或全國各地旅行時訪問“漫畫喝茶”。有各種各樣的漫畫可以閱讀,我也可以欣賞“ァニメ".”的DVD作品我的主要目的是上網(日本的網吧很少)。這也說明“漫畫”包括コミック和ァニメ.& ltBR & gt但是,中國的“動漫”並不是日本漫畫的翻版,而是作為壹種大眾文化的載體,其含義更加廣泛。不僅包括靜態的漫畫雜誌、書籍、卡片,還包括動態的漫畫視聽產品,甚至漫畫周邊產品、cosplay(模仿秀)。& ltBR & gt從歐美的動漫、漫畫,到日本的《ァニメ》、《漫畫》、《コミック》,再到中國的《動漫》,這種世界流行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得到了豐富,在中國形成了新的。
就像這位兄弟說的:
“動漫是壹種心情,是我們在這個充滿壓力的社會裏無助生活的解壓密碼。畢竟妳出生在這個地方,妳的學習和就業每天都在妳眼前晃來晃去。這是不可能避免的。換成動畫就不壹樣了。沒有世俗的喧囂,沒有老師挑剔的眼光,沒有母親的嘮叨。沒有陌生人的忽視...總之,現實社會中沒有任何會給妳帶來壓力的因素。在進入這裏之前,妳只需要做壹個準備:放松,放松自己的神經,暫時放下不愉快的事情,體驗壹次與自己完全不同的體驗。其實動漫裏是有真實元素的,包括世界上活生生的人和動物。現實世界中也出現了很多故事。這是因為當我看到同樣的東西時,我會有不同的感覺。用壹個名人的話來說,就是“從現實出發,有高於現實的東西”。我知道裏面的只是人為設計的情節。誰能告訴看過的人,它從來沒有被紛繁復雜的劇情吸引過,沒有被什麽人什麽事感動過?
這是壹種趨勢。是的,這是壹種趨勢!!
漫畫;喜劇演員
漫畫作為壹種獨特的藝術門類,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人們把漫畫稱為沒有國界的世界語,被西方藝術評論家譽為“第九藝術”。喜劇藝術被提升到了壹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土耳其是現代漫畫起步較早的國家之壹。他們還把漫畫提升到和其他繪畫藝術壹起屬於美術的範疇,和繪畫、雕塑、版畫、攝影、建築壹起稱為當代藝術的六大門類。漫畫藝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精髓。正是這些深厚的文化積澱,讓漫畫發揮出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21世紀,中國漫畫的發展方興未艾,壹批執著於漫畫藝術追求的漫畫家正在努力尋找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漫畫創作之路。特別值得壹提的是,第六屆世界漫畫大會於2004年6月5日至10月在北京成功舉辦。為了使大賽更加國際化,邀請了國外著名漫畫家和國內成功漫畫家組成評審團,並按照國際慣例制定了大賽評選規則,特別強調了具有藝術特色的漫畫作品的評選。這次大會標誌著21世紀中國漫畫藝術化的開始,也表明中國漫畫正在融入世界漫畫之林。本次大會開啟了中國漫畫藝術與世界漫畫藝術融合的新篇章。
壹、漫畫的起源和發展
追根溯源,漫畫從誕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其高貴的藝術血統。據史料記載,早在十五世紀,歐洲的繪畫中就出現了壹些誇張變形的人物。有據可查,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和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畫家威廉·霍加斯在他們的素描和油畫中頻繁出現壹些誇張變形的人物,尤其是霍加斯的代表作《沈睡的兄弟》、《時髦的婚姻》、《個性與漫畫》,標誌著西方現代漫畫的形成。托馬斯·羅蘭森被譽為“現代漫畫之父”。他雖然受荷加斯影響很大,但在人物造型和構思上更具有現代漫畫特征,奠定了現代西方漫畫的風格。從這個敘述中,我們感受到了諷刺漫畫最早在歐洲形成的雛形。
或許正是漫畫誇張的變形特征和對桑樹詛咒的隱喻,成為了其萌芽階段教派鬥爭的利器。隨著資產階級的興起,它還承擔著政治派別鬥爭的重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諷刺漫畫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漫畫逐漸向多元化擴展。自20世紀以來,漫畫家們繼續用他們鋒利的畫筆批判這些缺點。然而,隨著個性化社會的到來,人們越來越關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曾經作為政治鬥爭工具的漫畫發展成為具有人性化特點的幽默繪畫,更加貼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時,漫畫也不斷衍生出不同風格、不同內涵的漫畫藝術作品,贏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當我們提到現代漫畫時,我們指的不僅僅是政治諷刺漫畫。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應該說諷刺漫畫是當代漫畫發展的鼻祖。
17世紀的歐洲,在英國工業革命的背景下,壹批優秀的漫畫家構築了英國現代漫畫的黃金時代,偉大的諷刺作家威廉·霍加斯誕生了。19世紀下半葉,壹些歐洲大都市陸續創辦漫畫雜誌,漫畫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他們用諷刺幽默的筆觸描繪城市生活,為市民宣泄情緒,贏得了人們的喜愛。1841英國倫敦《打孔》諷刺雜誌的出版,在19世紀的歐洲掀起了壹股批判浪潮,迅速席卷了整個世界,中國和日本也受到了感染。
由於西方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文科學精神的影響,漫畫以人為本,關註人性。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各種類型的漫畫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幽默漫畫、多組漫畫、長篇連環畫等都出現在這壹時期。而漫畫的成功商業化運作,在二十世紀的日本和美國時,漫畫已經成為這兩個國家的支柱產業。他們將英國這個19世紀獨壹無二的漫畫鼻祖遠遠拋在了身後,開啟了現代漫畫的新時代。
二、漫畫藝術的基本特征和屬性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用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願望和記錄生活,所以繪畫成為記錄人類發展的最基本手段。這壹時期繪制的人物具有漫畫的原始雛形,但不具備漫畫的功能。所謂漫畫,是現代人賦予的獨特精神元素。
什麽是漫畫書?在字典裏,對於我們所知道的漫畫,我們找不到確切的解釋。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政治背景,不同的民族給它不同的定義,但有壹點基本壹致:漫畫是笑的藝術。但是,把漫畫僅僅理解為笑的藝術,顯然是片面和膚淺的。事實上,這種笑的藝術已經涵蓋了所有形式的美。有人把漫畫比作繪畫、哲學和文學的集合,是壹個混合體。它既有繪畫特點,又有哲學和文學思想,是壹門涉及繪畫、哲學和文學的“邊緣”藝術。這種解釋雖然有些可笑,但卻道出了漫畫藝術的基本特征,單從這壹點來說,漫畫就不同於其他種類的繪畫藝術,那麽如何正確公正地定義現代漫畫呢?縱觀漫畫的歷史,無論是政治題材的諷刺漫畫,還是生活題材的幽默漫畫,都具有引人發笑、引人深思、給人啟迪的功能。由此可以得出“所有的漫畫都是逗樂的”;發人深省;啟發人心的三大特征是漫畫的基本特征。
漫畫的屬性是什麽?漫畫是壹種視覺藝術,與其他繪畫有著相同的特點。但是,它並不完全等同於其他畫。它與其他畫的根本區別在於,它對事物提出看法和評論,還具有幽默的特點。所以諷刺和幽默構成了漫畫最基本的屬性。喜劇藝術是諷刺和幽默的藝術,也是逆向思維的藝術。
第三,漫畫的分類
在21世紀,有很多種卡通,尤其是在中國。比如漫畫,有很多種,有感傷的漫畫,有抒情的漫畫,有哲理的漫畫,有水墨的漫畫,它們之間的界限很模糊,讓人分不清。但仔細分析這些所謂的漫畫類型,不難發現,這幾類紛繁復雜的漫畫除了名稱和形式略有不同外,其創作規律和精神內核基本壹致,所以這種劃分是不科學的,也是欠考慮的。其實,漫畫藝術在繼承了諷刺畫和幽默畫傳統的同時,也衍生出了冷幽默漫畫和實用漫畫。冷幽默漫畫包括黑色幽默、荒誕幽默、前衛漫畫;實用漫畫包括插畫漫畫、廣告漫畫和逐利漫畫。為了更好的理解漫畫的分類,在本節中,我對漫畫的衍生和發展做了壹個理性科學的劃分,做了壹個圖表,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漫畫的發展歷史和漫畫藝術的審美價值。
從圖表中我們不難發現,現階段漫畫的生存狀態是壹個諷刺漫畫、幽默漫畫、實用漫畫並存的時代。然而,在商業利潤規律的驅動和控制下,諷刺漫畫、幽默漫畫等主流漫畫受到經濟利益大潮的沖擊,節節敗退,節節萎縮,而準漫畫(實用漫畫)卻得到了無限的擴張和發展。這種不對稱發展不能完全歸咎於逐利的市場,但主流漫畫的低俗化才是問題的根源,諷刺漫畫的說教性失去了昔日的戰鬥性;幽默繪畫的表現手法幾十年不變,導致人們在欣賞主流漫畫時產生審美疲勞,於是主流漫畫藝術出現了真空狀態,無形中為實用漫畫提供了巨大的市場。而實用漫畫恰恰迎合了大眾消費和叛逆心理,用充滿感官刺激和商業氣息的空洞能指消解了漫畫藝術的深層意義和藝術魅力,使漫畫成為大眾消費文化的附屬品和笑料。
當我們用歷史的觀點和思想去研究和分析這類快餐漫畫時,首先關註的是它與90年代以來消費主義的關系。快餐漫畫代表了我們消費主義時代主流漫畫藝術的命運。
任何壹種藝術都沒有絕對的穩定性,它們都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變化的,比如建構、解構、重構。漫畫藝術也不例外。我們不應拘泥於壹成不變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而應不斷產生新的喜劇藝術表現形式,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我們應該把漫畫的藝術含量提高到壹個重要的位置,從而提升漫畫的藝術水平。眾所周知,漫畫藝術的價值是由審美價值支撐的。沒有這個支撐,漫畫就等於失去了藝術價值。在當今消費主義的影響下,必將成為壹部沒有藝術靈性的庸俗漫畫。但這種沒有審美價值的低俗漫畫,只能偷換漫畫這個詞的概念,在城市裏遊行,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