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書是壹種獨特的字體,用筆快而飄忽,字跡細,做到瘦而不失肉。在轉彎處,可以清楚地看到藏鋒和露鋒的痕跡。從形象上來說,這本書應該是“薄而硬”,“金”容易“硬”,這是對禦書的尊重。
宋徽宗流傳下來的手金書法作品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楷書《千字文》、《方遒詩》等。楷書《千字文》是趙霽二十三歲時寫給奸臣童貫的。此時,守金書法已初具規模。
趙霽簡介
宋徽宗(1082~1135),本名趙明錫,是壹位失敗的政治家,但卻是壹位成功的書畫家。
這位被征服的皇帝和南唐的李煜壹樣,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為宋代畫院的建設和發展、書畫的推廣和創作、古代藝術的整理和保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堪稱不愛山河而愛畫家的皇帝。他收集了大量的民間文物,特別是金石學、書法和繪畫,並命令公務員編輯《宣和樸樹》和《宣和畫譜》。
宋徽宗是中國繪畫史上傑出的畫家。他的書法“瘦金體”影響很大。他的畫有兩種風格。壹是黃教精湛而豐富的傳統,如他在《張選》中拜訪的道蓮圖、郭夫人尤春圖等。以及他自己的作品,如《瑞和圖》、《蓮花金雞圖》、《聽樂圖》等,可以看出他用精細的筆充分表現了自己華麗而豐富的意境,對畫院的畫家影響很深。二是用墨渲染的技法,不太註重色彩,崇尚輕筆墨趣味。他的著名作品有《劉硯圖》和《鬥鸚鵡圖》等。他最高的藝術成就是花鳥畫。他畫鳥,用生漆完成,比紙高,想動。現存作品如《蠟梅山的鳥》《杏花的鸚鵡》等,都是精當的,蠟梅、萱草、杏花栩栩如生。
宋徽宗趙霽師從楷書《唐雪集》,筆畫細硬,自稱“薄金書”。宋·周覓《歸心雜事雜鑒·汴梁》:“惠宗丁琪媛碑,薄金本。在老皇城,人們在築墻挖土的時候,突然看到石碑巨大,上面有壹條雙龍,壹只烏龜的頭高高地昂著,非常精美,就是壹根細細的金碑。”袁留官論扇詩:“扇影已隨鸞影去,輕宛留薄本。”梁青畫《小李將軍圖》:“蒲城周被運到同壹個地方,他家保存著舊畫。卷軸開頭有九字宣和薄金書‘李昭道海天旭日’,並有禦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