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走向的貓兒胡同全長585米,寬7米。貓兒胡同的兩端與繁華的街道相連,裏面不時有各種顏色的汽車穿梭。在茂密的森林和陰道下,時尚的跑車和古老的三輪車在紅色的門和灰色的墻之間縱橫交錯,隱約透露出貓兒胡同的非凡地位。四合院;四合院住宅
貓兒胡同現存的四合院貓兒胡同位於東城區的十字路口。現存四合院有:貓兒胡同5號、貓兒胡同9號(科苑)、貓兒胡同11號(文峪府)、貓兒胡同13號(馮故居)、貓兒胡同21號(梓潼寺文昌宮舊址)、貓兒胡同37號(貓兒胡同)。在貓兒胡同的起點,它還與著名的南鑼鼓巷相交。過去,這裏有著名的菊兒胡同,那裏有軍用飛機記錄和大學生榮祿的豪宅。尾巴上有壹條著名的煙袋胡同,爬上它的石獅子仍然完好地擺放在胡同和後海11號門前;老墻,綠樹;中國悠久而濃厚的京味文化已經融進了空氣中。
文昌廟第1號(只有壹塊柳永題寫的禦碑)現為民居。
5號院靠近胡同和朱門大和的東門,是典型的清代四合院,但大門始終緊閉。
13號院門口改成了家,旁邊開了壹扇門。從外面看,妳看不出這個庭院有多宏偉。民國時期,北洋政府大總統馮被迫退休後閑居於此,壹年後病逝於此。院子裏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建築。
38 B號為東城區青少年美術館主要服務接待設施:38號為匯福達酒店;
43 B號是海麗舍茶館;幕府拉茲印度餐廳;
45號院曾是清朝的提督衙門和民國的安全部。解放後改為中央實驗劇院,院內建有職工宿舍。壹座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塔樓與周圍的四合院極不協調。當年,提督衙門早已消失。
溫玉齋
位於貓兒胡同7-13號,是壹座由五個院落並聯而成的大宅,占地***11000平方米,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樓閣齊全,在現存私宅中十分罕見。這座房屋中的“可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保護範圍包括其他四座房屋。
科苑
完成於鹹豐十壹年(1861)。它南北長約97米,東西寬26米,占地約4畝。它分為前屋和後屋,前院以沼澤地為中心,後院以假山為中心,兩者相互獨立,並由東邊的長廊相連。前院有正廳,後院有正房,坐北朝南,西廂房有小廳,與東邊的長廊相平衡。
科苑的建築都是灰色的瓷磚,墻壁主要是清水磚墻,比較簡單沒有白粉。亭臺樓閣都是紅柱,長廊是綠柱。梁枋上做了蘇式彩畫,但沒有完全鋪好,只在箍頭和芯包處做了裝飾。整個花園有壹個明顯的中軸線和右框的概念。布局疏朗典雅,建築精巧大方,山石精美,水池曲折,有松、槐、桑等多株珍貴古樹。整個園林至今保存完好,是晚清北京私家園林的代表作。
胡同小學
北京市東城區貓兒胡同小學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貓兒胡同17號3。
貓兒胡同小學創建於1950年10月。在政府的支持下,方佩婷和其他熱心教師成立了新民小學,招收沒有上學的孩子。
1951年,政府正式將其命名為“東城區貓兒胡同小學”。趙第壹任校長。
1960教育局任命長征時期出生的第壹個黨員“紅孩兒”劉萍同誌為校長。
1966,教育局任命壹級教師胡燕華為校長。“文革”結束後,1978年,張德中被教育局任命接任書記和校長。
2001年7月,周因工作需要被調到我校工作,並於同年年底正式接任校長壹職。
秘密電臺
貓兒胡同2號,曾是晉察冀中央局的秘密電臺。解放戰爭時期,在劉仁的領導下,晉察冀中央局派員到北平建立秘密電臺,其中之壹設在貓兒胡同2號。
地下黨員趙振民負責貓兒胡同二號秘密電臺。趙振民原在冀中軍分區工作,後被劉仁派往天津1943從事地下工作,負責抄寫延安新華社的明碼電報。1946年7月,他被派往北平擔任地下電臺報務員。
在國民黨統治下的北平,通訊設備受到嚴格控制。為了拿到設備,地下黨在西四北街開啟了“龍雲電料之旅”。趙振民白天當哥們,晚上和另壹名地下黨成員李雪壹起組裝發射器。
地下電臺的工作紀律非常嚴格。電報員、翻譯和交通警察的工作嚴格分開,雙方互不聯系。接線員只負責發送和接收電報。翻譯人員負責將電報翻譯成密碼或將密碼翻譯成信息。電報都是秘密寫的,交警不知道電報內容,也不知道電臺在哪裏。胡同內收發電報。
1949 65438+10月,國民黨北平守軍在東單廣場修建臨時機場,解放軍從城外對其進行狂轟濫炸。起初,命中率很低,地下電臺及時向平金前線指揮部報告了彈著點。炮兵相應地修正了彈道,最終用炮火封鎖了機場。地下電臺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
馮故居
馮故居位於貓兒胡同11號。馮生於清鹹豐八年十二月四日(1859),卒於民國八年(1919)。華服壹詞出自河北省河間縣。
袁世凱被任命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馮擔任直隸總督兼民政總長,後來擔任江蘇巡撫。他曾經反對袁世凱自稱皇帝。1916 10年6月,國民議會選舉中華民國副總統。1917復辟失敗後,馮以副總統為代總統,並於1918卸任。
故居曾經是壹組具有清代建築風格的大型大型園林,但現在已被分隔開來。西邊的住宅樓,東邊的低層房間和中間的花園整體上形成了壹個宏偉的建築。現存第11號院落原為房屋主體部分,坐北朝南,分為五個院落。有壹個大門,墻壁呈八字形,兩邊有壹塊山石。
清提督衙門,民國保安部:貓兒胡同45號。即步兵掌管衙門,俗稱九門提督,其職能是掌管京城治安,協助壹些罪犯。
婉容故居
貓兒胡同35號和37號。溥儀的妻子婉容婚前的住所。它是由婉容的曾祖父郭布洛·長順建造的。以前只是壹個比較普通的房子。婉容被追封為皇後後,父親封她為三等恩人,府邸也升級為恩人府邸。作為後居,它將被擴建。西路四進院。東路是壹個有三個入口的院子。後院有假山和水池,東邊有家廟。西路的正房是婉容的住所。主屋五個房間的隔扇和落地花罩都是精雕細琢的。東院花房的裝飾基本保留下來,正對明朝的墻上掛滿了巨鏡,據說是婉容婚前演出的地方。
梓潼寺文昌宮
位於貓兒胡同21號。文昌帝是文昌星和梓潼帝合二為壹的文教之神。文昌,古星的正式名稱,是鬥魁(魁星)以上六星的總稱。自周、漢、晉以來,文昌壹直隸屬於郊祀。梓潼大帝原是雷神,宋元道士稱玉皇大帝命梓潼大帝掌管文昌府和人間土地。文昌星和梓潼大帝都被道教尊為主宰名利地位的神靈。延祐三年(1316),將二人合稱“元文明文昌皇帝魯”,稱文昌皇帝。文昌廟建於元順帝和正念之間,清嘉慶六年大修(1801)。文昌廟包括山門、鐘鼓樓、奎光殿、歸祥殿(供文昌皇帝使用)和禦碑亭。還有關帝殿、財神廟和大悲殿,全寺共有89座大殿和建築。每壹年
春秋節(春節在2月3日,相傳是文昌帝君的生日),規模像關帝廟。文昌寺以前只有道士,後來由僧人擔任寺長,寺內僧人屬於佛教華嚴宗(第壹賢宗)。辛亥革命後,文昌廟停止祭祀。廟址的前半部分就是現在的貓兒胡同小學。文昌帝君廟明制護國舊碑猶在院中,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其他景觀
胡同路南從北大小東門搬到了“那裏”酒吧。酒吧商店借鑒了庭院天井的建築技術。來酒吧的大多數是年輕人和壹些外國人。停著的酒吧和古老的胡同這兩種不同背景的文化在這裏很平靜。
胡同的西入口是什剎海的後門橋,旁邊的火神廟和貓兒胡同隔著壹條馬路。向右轉,面對高聳的鼓樓。地安門大街上車水馬龍,店鋪林立,與安靜的胡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早年火神廟香火鼎盛時,壹度吸引了許多善男信女前來燒香拜佛。再次回望古樸的貓兒胡同,真希望它再活100年,為後人留下歷史見證,因為它是北京人的根,也是這座文明古城的魂。
國家劇院位於貓兒胡同45號。因拆遷,於2011搬遷至廣安門外幹石橋305號。貓兒胡同有許多古老的痕跡、名人和故事。貓兒胡同5號、6號、7號(7號、9號、11號、13號、15號)原為兩幢房屋相連的壹組建築,東西兩幢房屋各有壹個花園。東原即可園。可園是清光緒年間武英堂大學士虞雯的私家園林,是壹座仿蘇州拙政園和獅子林的大型四合院。整個公園南北長僅100米,東西寬30米。雖然花園很小,但非常宜人,因此被命名為“可園”。
馮·
馮任民國代總統時,從溫家買下了這兩棟房子。馮於1918下臺後,被困在貓兒胡同。1919 12.28,馮在貓兒胡同死於傷寒。經北洋政府主席徐世昌批準,為馮舉行國葬,在京降半旗三日並公祭壹個月。後來,他搬到了家鄉河北河間安葬。
馮去世後,他的家人將房子的壹部分(現貓兒胡同13號)租給了的父親。從1922年到1929年,朱家溍在這裏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
朱家溍
是宋代理學家朱的第25世孫。他是當代著名學者、考古專家、清史專家、戲曲研究專家。他的父親朱文俊早年留學英國,是故宮博物院的創始人。他本人被譽為“文物國寶”,在文物收藏和鑒定方面的造詣堪比張伯駒。
萬榮
婉容結婚前住在這裏,俗稱皇後房。郭不落萬榮的祖先是達斡爾族人,屬於正白旗,為清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婉容出生於貓兒胡同1906號榮源府。
婉容的父親,內務府大臣郭布羅·榮源是壹個開明的人。他主張女孩應該接受和男孩壹樣的教育。移居天津後,婉容就讀於美國教會學校,學習英語,彈鋼琴,特別喜歡爵士樂。她的容貌端莊秀麗,清新脫俗,琴棋書畫無處不在。1922年,婉容憑借家族勢力被選為皇後,並在17歲時嫁給了溥儀。
婚禮壹切事宜由貝勒負責,婚禮費用約定為654.38+0萬兩。為了籌集這筆巨額開支,清史準備了壹份文件,向民國政府追討多年積累的“優待費”,得到的答復是“很難做到。”然後他向英國匯豐銀行抵押貸款,用65,438+065,438+0輛汽車將465,438+0箱金銀器皿和兩桶瓷器玉器運到東交民巷的英國匯豐銀行。
1922 12 1那天零點左右,馮玉出宮來到貓兒胡同,拉開了末代皇帝婚禮的序幕。
這壹天,從貓兒胡同到皇後宮,沿途有數萬名觀眾和軍警。汽車、貨車和馬車很難計數。迎親隊伍分為兩類,即衙馬隊、警隊馬隊、保安馬隊和軍樂隊...最後是皇後22歲的金頂鳳羽和清室服務員。
1946婉容因病在吉林延吉監獄去世,享年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