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情景交融來講述詩歌。營造這樣的意境所映襯的“情感”是壹種怎樣的思想?
這首詩是作者在考試失利後回家的路上寫的,所以自然流露出了壹種悲傷痛苦的情緒。巧合的是,詩意的場景和寺廟名稱融為壹體,寒山秋夜的孤舟也表達了這種情感。
寒山寺每年正月初壹淩晨鳴鐘108下,因為佛教認為人生有多達108種哀樂,所以鳴鐘解憂。壹百零八聲鐘聲敲響,壹百零八件心事解決,新年開始。這的確是壹個美好的願望,但可惜張沒有來這裏探聽。他聽到的是寒山寺每天晚上的“警鐘”,但這也讓張繼想起了“敲鐘解憂”的傳說。鐘聲撞擊著他的耳膜,他的心,以及他心中的痛苦。他多麽希望這種悲傷真的會隨著鐘聲消失。
作者用這兩句話結尾,應該是希望激勵自己重燃生命之火,讓壹向消沈的詩歌有壹個相當昂揚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