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關於養成良好習慣的小故事(150字)

關於養成良好習慣的小故事(150字)

祖逖1

晉代的祖逖是個淘氣的孩子,小時候不讀書。進入青年時期,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匱乏,覺得不讀書就不能報效國家,於是開始努力讀書。他博覽群書,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在學習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24歲那年,有人推薦他做官,他拒絕了,依然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他的好朋友劉琨擔任了司州主簿。他和劉有很深的感情。他們不僅經常躺在同壹張床上,而且有著相同的理想:成為國家的棟梁。有壹次,半夜裏,祖夢見雞叫了。他把劉叫醒,對他說:"我們聽見雞叫了,就起來練劍怎麽樣?"劉對此表示贊同。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

年復壹年,從未間斷。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變得多才多藝,受到皇帝的賞識。祖被封為鎮西將軍;劉當上了大都督,實現了他們報國的願望。

2.愛迪生

壹天,愛迪生在實驗室工作。他遞給助手壹個沒有燈座的空玻璃燈泡,說:“量壹下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過了好壹會兒,他問:“容量是多少?”他沒有聽到回答,轉頭看到助手在用軟尺測量燈泡的周長和傾斜度,就拿著測出來的數字倒在桌子上計算。

他說:“時間,時間,為什麽要花這麽多時間?”愛迪生走過來,拿起空燈泡,裝滿水,遞給助手,說:“把水倒在量杯裏,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愛迪生?說,“這是多麽容易衡量。它既準確又節省時間。怎麽沒想到呢?”?還在數,那不是浪費時間嗎?"

3.魯迅

魯迅成功的壹個重要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私塾讀書時,父親病重,兩個弟弟還小。魯迅只是經常去當鋪,跑藥店,還要幫母親做家務。為了不影響學業,他不得不做出準確的時間安排。從那以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

在魯迅眼裏,時間就像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認為:時間就是生命。如果無緣無故的浪費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為了錢殺人。

4.陳景潤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非常珍惜時間。他曾經給自己制定過工作時間表,充分利用壹天24小時的每壹分鐘。即使走在路上,他也在看背影。他就是這樣掌握了英語、俄語、法語、德語四門外語的單詞。

5.齊白石

齊白石是中國著名的畫家和書法家。他非常珍惜時間,從不浪費時間。他壹直用壹句警句鼓勵自己,那就是:“壹日不教。”怎樣才算壹天沒閑著?他給自己定了壹個標準,就是每天要用筆畫畫,壹天至少畫五幅。雖然他已經90多歲了,但他仍然堅持這樣做。

有壹次,齊白石的家人、朋友和學生來慶祝他的90歲生日。在喜慶的氣氛中,他忙到很晚才送走最後壹批客人。這時他想,今天還有五幅畫沒畫完,應該在睡覺前畫完,於是拿起筆就畫。由於過度疲勞,註意力難以集中,直到家人多次勸阻,他才去休息。

第二天,齊白石起得很早。家人怕他累,催他多休息,齊白石卻很認真地說:“昨天客人多,我就不畫了。今天我要把昨天的清閑補回來!”之後,他又認真地畫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