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類
學術目標
1.了解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向古人學習,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前面)。
3.理解文中單詞和句子的意思(第壹部分)。
教學重點:目標3
教學困難:目標3
預覽指南:
1.正確讀出下列帶點單詞的發音:
怕也沒用,意思是怎麽教。
2.看課文筆記或查字典,試著翻譯課文。
3.仔細閱讀。
教學過程:
壹三分鐘的演講
第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請大家暢所欲言,說出壹些妳所知道的關於學習的諺語或格言,以引起學生的情緒。這就引出了孔子關於學習的論述。
三、文言文入門:
老師的解釋:
1.文言文翻譯方法:直譯和意譯。
2.文言文的古今意義與多義性。
3.通用詞
4.朗讀和背誦
5.四種特殊句型:
第四,閱讀指導
1.教師示範閱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壹遍課文,老師糾正朗讀過程中的發音和停頓錯誤,學生壹起朗讀課文。
3.帶兩個學生大聲朗讀並做評論。
註意:引導學生註意文言文閱讀中的停頓和重音。
五、指導文言句子的翻譯。
因為是第壹次接觸文言文,所以要向學生講清楚以下幾點:
理解每個單詞的意思。
(2)用現代雙音詞代替古代單音詞。
(3)了解虛詞的用法。
(4)添加適當的詞語。
(5)調整句子的語序。
(6)揣摩句子的語氣。
(7)註意古今詞義的區別。(8)註意壹詞多義現象。(9)文言文四種特殊句式。
六、指導翻譯1-5條:
處理方法:
1.第壹個例子是老師翻譯的:
從個別意義到句子意義的直譯和意譯。
2.老師為每個句子解釋幾個常見的難詞,然後學生自己試著翻譯。如果他們不懂,舉手提問,學生或老師會回答。
3.請四名學生展示翻譯結果。
4.師生* * *有評價,正確。
七、指導背誦
八。摘要
學生講學習這五件事,明白什麽是學習的道理。
暢所欲言,不分對錯。
九、作業。
長度課後練習題壹和題二。a類。
2.背誦全文。b類。
3.默寫全文。丙類。
這壹節是入門課,壹定要做好準備,不求快,只求穩。
第二節課
學術目標
1.向古人學習,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2.理解文中單詞和句子的意思(後半部分)。
3.大聲朗讀和背誦。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區分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句子。
教學過程
壹三分鐘的演講
第二,檢查和復習
閱讀全文。
第三,進口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會了理解和翻譯幾個文言句子。在這節課中,請試著自己翻譯課文的其余部分。
四。翻譯文本6-10
1.老師解釋了下面的難句:
子在江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學生嘗試自己翻譯。不懂就講課,由懂的學生或老師回答。
3.抽查兩個同學的翻譯,其他同學會評價、修改、補充。
五、獨立思考:
這節課選的科目都是關於學習的,有的是關於學習態度的,有的是關於學習方法的。請舉例說明。
獨立思考後,做壹個抽查發言,和同學們互相補充:
(1)學習方法:時時學習;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擇其善而從之,改其不善;默默的知道。
(2)學習態度:敏感好學,不恥下問;百學不厭;三人行,必有師;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它就這樣過去了,日夜不停!
六、片段寫作:
唐學完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學習問怎麽做。約100字。寫完後在課堂上交流。(關於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問題)
七。摘要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許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積極意義。我們應該在學習中借鑒。
八、背誦說明:
掌握關鍵詞的背誦法
九、作業
A.課後練習三四道題。
B.把課文背下來
【講座要點】學以致用。這節課註意引導學生註意這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