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文化詞典
現代學生離不開參考書——字典,古代也是如此。清代讀者在閱讀儒家經典史時,經常會遇到壹些不認識或難以理解的詞語。這個時候,他們可以通過閱讀康熙字典輕松解決問題,但妳知道嗎?這本參考書背後隱藏著三個秘密。如果妳想知道真相,讓我為妳揭示真相。?(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果您的權利受到侵犯,請聯系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康熙皇帝自稱是千古壹帝。他很早就繼承了王位,並憑借自己的智慧占領了鰲拜,結束了主弱臣強的不利局面。之後平定國內動亂,親自征服準噶爾,建立海外政權,打敗沙俄侵略者,都取得了不錯的軍事成就,為清朝進入鼎盛時期創造了必要條件。康熙四十九年,張玉書、陳廷敬等十三位著名學者編纂了《康熙大典》。歷經六年,於康熙五十五年正式完工。《康熙字典》已成為中國漢字數量最多的古代字典,也是中國第壹部以其命名的漢語字典,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實用價值。此時,我們應該談談這本書背後隱藏的秘密。主要有三個秘密,我將在下面逐壹討論。1.《康熙大典》壹書的秘密目的是壹部卷帙浩繁的著作。雖然不是康熙自己編的,康熙皇帝必須親自閱讀,但他整日處理政治事務。為什麽他有閑心編著這樣壹本他根本不需要的書呢?康熙皇帝的目的是什麽?其實也簡單。從康熙大典的名字我們可以知道康熙皇帝想讓自己的名字載入史冊,就像永樂皇帝寫《永樂大典》壹樣。此外,編寫壹本國家工具書不僅可以收集和傳承文化,還可以讓學生從《康熙字典》中看到清廷的偉大。畢竟,這本書的內容已經刪除,所有反對清廷的評論早已刪除,這“凈化了”學者的思想,有利於維護當時的統治。2.收錄字數的秘密關於《康熙大典》的字數壹直沒有準確的定論。有學者認為,《康熙大典》中有47035個* * *字,這是根據清代王績所著《字典·紀子》中的考證得出的,同時代的作品《老愚夏記》中也有記載。然而,華北師範大學圖書館系的傅曉佐不同意這壹觀點。他在《文史工具書概述》壹書中認為《康熙字典》改編自正字通和詞匯,這是兩者的精華所在。《康熙字典》四十二卷本有47035個字,但古漢語有1995個字,所以總字數應該是49030字,而不僅僅是47035字。如今,兩個版本仍然爭執不下,但《康熙字典》為何對同壹部字典的字數有如此大的爭議,這確實令人費解。3.康熙大典中的“謀殺”秘密在清朝的大興文字獄中,因為康熙大典,許多人失去了生命,甚至還有總督級別的高級官員。江西舉人王錫侯曾深入研究《康熙字典》,認為其中仍有不少缺陷,使用起來十分不便。後來他改編了《康熙字典》,寫了壹本書《子官》,也在南方各省出版。乾隆得知此事後,怒不可遏。以王錫侯肆意篡改《康熙字典》為由,剝奪了他的功名。後來,他發現這本書從不回避皇帝的名字,他以叛國罪的罪名消滅了五大家族。與此同時,江西巡撫等壹大批官員遭到株連、斬首和流放,而卷入這場麻煩的下層民眾則更多,根本無法統計。這壹血腥事件也是《康熙大典》成書後康熙不願提及卻無法抹去的汙點。在我們看來,《康熙大典》不過是壹本古老的工具書,但清朝統治者對《康熙大典》的態度卻從工具書演變成了象征王朝權威的經典,這也是皇權殘酷並最終被推翻的原因之壹。溫嵐海潤工作室總編輯文秀采寫本文: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