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兩千多年的軟屍“隋先生”是什麽,是怎麽形成的?

兩千多年的軟屍“隋先生”是什麽,是怎麽形成的?

在湖北荊州古城博物館裏,有壹件鎮館之寶。他就是西漢古屍隋先生,生於兩千多年前。自1975出土以來,這位2000多歲的老人已經是第四次換高級“臥室”了。

根據專家體檢結果,隋先生保存完好,仍是古代“美男子”,身材1.678米,皮膚肌肉仍有彈性,四肢活動自如。

按常理來說,古代科技並不發達。為什麽深埋地下獨自沈睡了兩千多年的隋先生會形成保存完好的軟屍?

168號墓發掘1975年,因駐湖北荊州的解放軍需要在鳳凰山修建雷達站,荊州博物館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對鳳凰山部分墓葬進行保護性發掘。

鳳凰山位於湖北省荊州市以北約五公裏處。這是壹個南北走向的平緩小丘。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攻陷楚國都城濟南城後,這裏成了壹片廢墟,隨後成為秦漢貴族的墓地。經考古調查,鳳凰山發現秦漢古墓180余座。“隋先生”是180多座古墓中的壹座,當時編號為168。

經過考古人員幾天的表面清理,工作人員成功挖出了密封土、夯土和石膏,壹口密封的棺材出現在大家面前。專家對棺材進行檢查後發現,整個棺材密封非常好,很有可能出土了類似長沙馬王堆發現的保存完好的屍體。於是,考古人員經過壹番討論,決定先用吊車把棺材運到荊州博物館,然後再打開棺材仔細研究。從過去出土的木乃伊瞬間氧化後的情況來看,這種做法是非常正確的。

當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打開棺材時,看到的是壹個裝滿暗紅色液體的棺材。在工作人員將棺材內的液體全部抽出後,壹具栩栩如生的屍體在眾人面前被發現。雖然古詩詞被棺液染成了深紅色,全身的毛發也因為棺液而全部溶解消失,但被發現的屍體面部卻非常清晰,仿佛昨天才剛剛下葬。

經專家現場鑒定,屍體發現死亡時約60歲,體重約104斤,身高1.67米。骨骼正常,皮膚有彈性,四肢關節都能活動,32顆牙齒還很堅固,鼻道通暢。解剖後甚至發現古屍的腦膜血管非常清晰,腦髓占顱腔的4/5,重達970克,幾乎可以辨認出所有的腦神經。體內所有的器官都是完整的,保存完好。

考古學家在壹具古屍的口中發現壹枚印章,印章上刻有“隋”的篆文,於是考古學家稱這具古屍為“隋先生”。那麽這個被發現的古屍2000多年沒有腐爛的原因是什麽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第壹個原因是棺材裏有將近654.38+萬毫升含有硫化汞的液體。這種液體有很強的殺菌和防腐作用。因為屍體壹直浸泡在棺材液裏,沒有被細菌感染,所以沒有腐爛。

第二個原因是棺材的密封性很好,讓棺材裏的液體不流出來,然後深埋地下。密封好的棺材相當於給了屍體第二層保護,因為氧氣沒有進入,所以棺材裏的屍體才能保存的這麽好。

第三個原因是“隋先生”死前壹定經過特殊處理,被放進棺材。古人死了放進棺材之前,會把屍體洗幹凈。洗身主要有兩種方式。第壹種方式是古人認為自己死了,會去見祖先,所以在見祖先之前壹定要洗幹凈。第二種說法是:在放棺材之前,先把屍體清洗幹凈,這樣也會有很好的防腐效果,因為幹凈的屍體可以控制細菌的生長繁殖,減緩屍體最初的腐敗過程,對屍體的防腐保存有很大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麽古人死的時候要洗澡的原因。

結論古人認為墳墓是死後在陰間第二個可以活動的地方。為了讓自己繼續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他們會把自己的墳墓修得很好,也會在生前把自己喜歡的物品帶進棺材。能夠繼續在地下生活的前提壹定是擁有壹具不腐爛的屍體,所以古人會用很多方法來保護屍體在死後不腐爛。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兩千多年前的隋先生現在還是壹具軟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