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技術進步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由於企業體制、管理、經營等多方面的原因,許多中華老字號不能適應市場發展,逐漸失去可持續發展的能力。1990年,原國內貿易部認定中華老字號企業1600多家。然而十幾年過去了,這1600的企業,70%勉強維持。長期虧損,面臨破產的占20%;只有10%的生產經營達到壹定規模和良好效益。
目前很多中華老字號生存發展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壹是歷史包袱重,企業制度不靈活。在中國幾十年的計劃經濟發展過程中,大部分老字號都被改制為國有企業。經過長期發展,退休人員普遍較多,壹些老字號企業退休人員多於在職人員,這是沈重的歷史包袱。特別是機制不靈活,效率比較低。二是保守,缺乏創新。許多老字號企業未能及時進行市場化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逐漸失去競爭優勢,導致市場份額萎縮,導致生存困難。三是人才流失嚴重,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人才流失是老字號生存和發展的直接威脅。由於很多老字號企業員工受教育程度低,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不合理,導致外部的優秀人才進不來,而原有的老字號品牌的優秀人才卻流出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老字號企業的發展。第四,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中華老字號的很多商標已經被國內外其他企業大量註冊,法律保護意識不強。結果他們在消費者眼中失去了信譽,被假冒打敗了。第五,缺乏現代營銷意識。國內很多老字號企業的管理者都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他們認為只要產品好,質量好,有壹定的老字號品牌效應,就不在乎營銷的作用。所以壹般人都不太註重賣自己的產品,宣傳自己的品牌。從而被競爭對手超越,生存空間變小。在媒體如此發達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消費者註重品牌消費的時代,沒有現代營銷意識,推銷自己,推銷自己,很容易被逐漸淘汰。
政府部門已經開始高度重視中華老字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例如,在新形勢下,商務部大力啟動“老字號振興工程”,既是實施品牌戰略、促進民族企業發展、擴大消費需求的重要舉措,也是弘揚民族商業文化、發展誠信商業、促進特色經濟發展的戰略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政府的重視和推動,為老字號品牌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但歸根結底,老字號的持續發展和壯大是企業自身的行為,是市場優勝劣汰選擇的結果。因此,老字號發展的關鍵是依靠企業自身面對市場,推陳出新,創新經營發展理念,同時保持自身良好的信譽和商業秘密,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在中國,有少數老字號及時適應形勢,創新發展,將老字號發揚光大。總結這些老字號的發展經驗,關鍵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壹,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現代企業制度。
國內很多老字號出現生存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現代企業制度沒有建立起來,而那些接近現代企業制度的老字號企業往往獲得了快速發展。現代企業制度是指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公司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壹是法人財產制度。第二,有限責任制度。第三,科學的組織管理體系。現代企業制度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為基礎使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公司中各行為主體的權利、責任和利益由法律和公司章程明確規定,使產權明晰。國家與企業的產權邊界清晰,才能真正實現政企分開、兩權分離。有限責任制度是人類制度文明的傑出成果,對投資者和經營者都有利。對於投資者來說,降低了投資風險,增加了盈利機會。對於經營者來說,可以放開手腳,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為了老字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將優秀傳統與現代企業機制和管理方法相結合,將老字號變成基於先進現代企業制度的老字號企業,以適應市場競爭。比如1996年,胡慶余堂當年因為各種原因虧損700多萬,負債近1億元。當年5438年6月+10月,胡慶余堂加入青年寶集團改制後,隨後三年胡慶余堂利潤年增長率超過100%。成立於1938的新華書店,2004年改制為民營和外資拯救新華書店,也是經典案例之壹。新華書店總社與人民出版社等7家國有出版單位、北京博恒投資有限公司、英國佩科多投資有限公司等2家國內有限責任公司將共同出資設立新華出版物發行有限公司,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註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中方投資占73%。公司經營範圍為圖書、報紙、期刊、電子出版物國內版(不含港澳臺版)的批發和零售業務,經營期限為30年。新華書店的改制成功實現了新的發展。
因此,中華老字號要像其他企業壹樣長期可持續發展,關鍵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目前的成功經驗來看,主要是在產權上實行股份制或引入新的投資者,在管理和經營上引入高級管理人才或管理者。
第二,營銷模式的創新
老字號在營銷上不能因循守舊,需要創新才能快速發展。“酒香也怕巷子深。”老字號要善於運用各種方法,加大營銷力度,擴大品牌影響力。如以粽子聞名的老字號品牌五芳齋,積極在粽子文化上做文章,通過舉辦粽子節等活動擴大品牌影響力,通過建立連鎖店、進駐超市等方式拓展產品市場。2005年,僅粽子銷售收入就達6543.8+0.5億元。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紹興塔牌黃酒與日本清酒企業強強聯合,市場快速發展。紹興塔牌黃酒已占據日本黃酒市場40%的份額,每年黃酒出口量排名第壹。其營銷秘訣在於采用靈活的模式,與日本最大的清酒企業合作,利用其完整的營銷渠道,成功快速進入日本市場。近年來,為了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塔牌黃酒與全聚德結成合作夥伴,采取品牌聯盟的方式,讓消費者在全聚德店喝到正宗的塔牌紹興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時,在信息發達的現代社會,當今市場的“註意力經濟”特征非常明顯,為老字號企業創新營銷方式快速擴大品牌、提高銷量創造了條件。比如2005年,蒙牛與湖南衛視合作,在全國各地上演超女的娛樂節目場景,蒙牛和超女的廣告開始席卷全國。蒙牛這次在湖南衛視的總投入達到了3000多萬元,但是蒙牛牛奶產品的營銷卻在當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蒙牛的超級女聲取得了輝煌的成功。2004年,蒙牛酸牛奶銷售額為8億元。通過與超女的整合營銷,蒙牛的酸牛奶。蒙牛酸奶和超女的結合,是營銷模式和傳播模式創新的典型成功案例。蒙牛集團實現了快速擴大品牌、提高銷量的品牌建設戰略。蒙牛作為新興企業,可以通過營銷模式的創新來發展,老字號企業也可以借鑒蒙牛的經驗,可以考慮將以產品為核心的營銷模式轉變為以傳播為核心的營銷模式,實現老字號品牌快速擴張的戰略。
第三,進行技術和產品創新
入世以來,市場競爭加劇,國際市場本土化,國內市場國際化,早已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老字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更大的風險和壓力。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使得產品趨向於高科技。市場在不斷變化,消費者的觀念也在變化。老字號只有不斷創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不斷推出新產品,才能贏得更多的消費者,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例如,同仁堂將高科技應用於中藥制造,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仁堂在致力於中藥現代化的同時,引進國外先進的脂質體技術,對現有中藥產品進行改良,逐步實現中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生產了20個劑型、200多個品種的中成藥,擁有豐富的已開發新產品和正在開發的新產品儲備。近年來,同仁堂根據市場需求和變化,進壹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註重二次科研,推出了無糖感冒清熱顆粒、六味地黃濃縮丸、抗流感泡騰片、各種薄膜衣片、片劑、軟膠囊等新產品和新工藝、新技術。擁有滿足患者不同需求的片劑、軟膠囊、濃縮丸、蜜丸、顆粒、沖劑等先進生產線,同仁堂的技術創新不僅推動了其快速發展,也促進了中國整個中藥行業的發展。
技術創新才能贏得市場,產品創新也是如此。老字號王寶和是通過產品創新贏得市場的經典案例。第壹,是酒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品種、包裝和功能上。從65438年到0994年,王寶和酒廠推出了三年紹興酒、五年雕花酒、特種大米等六個品種的王寶和老酒,為上海黃酒市場註入了活力,被評為“上海最受歡迎的商品”。1999年推出了三種新包裝顏色的王寶和老酒:紅色喜慶酒、黃色螃蟹宴酒、黑色貢酒。2004年8月,酒廠為順應“飲食註重營養”的潮流,以五年、十年的紹興陳年老酒為基酒,輔以烏梅、枸杞等天然原料,生產出具有保健功能的“王寶和”滬陳年老酒,受到消費者青睞,供不應求。其次,是蟹宴的創新。主要是蟹菜的創新。在現在淡水蟹可以摘、可以買、可以烤、可以吃的基礎上,王寶和酒家在6月1979+10月打造了菊花蟹宴,讓顧客品嘗蟹菜。此後,王寶和酒家和王寶和飯店的蟹宴在市場競爭中力求以“新”取勝,蟹菜年年翻新。這些年來,推出了上百個新品種,包括“雞包蟹卷”、“蟹粉菜膽”、“蟹粉魚箱”、“菊花轉蟹”等。這些產品創新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適應了市場需求,在競爭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第四,進行服務創新
服務是產品的延伸。在產品質量、性能、價格趨同的行業,尤其是老字號企業,更應該註重“服務”延伸產品附加值的功能,通過服務創新建立忠實的消費群體和良好的企業形象。服務創新是企業市場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服務創新,就是增加服務項目、改善服務態度、改善服務設施、創新服務方式等壹切能夠增加產品附加值以方便消費者的新舉措。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將日益多樣化和高檔化。這就要求企業要不斷創新對消費者的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附加利益,從而創造經營特色,創造消費需求。企業必須適應這壹要求,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這不僅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還能贏得更高的服務效益。比如,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在紹興成立的王寶和,經歷了兩個多世紀的發展,從紹興的壹家小酒樓,發展成為滬上國際知名的餐飲品牌,其在“創新”方面的努力,貫穿了王寶和品牌發展的整個軌跡。王寶和不斷創新服務,逐步提升能源水平。王寶和的服務創新主要是指將服務提升到“人性化”的水平,從而提升王寶和的服務品牌。王寶和酒家的傳統服務主要包括送酒上門和在餐廳為顧客提供方便。今天,王寶和餐廳仍然努力提供優質服務。逢年過節或有特殊情況的客戶,大量購買葡萄酒,送貨上門。王寶和還可以在蟹宴上為客人剝蟹肉。特別值得壹提的是,他熱情地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烹制蟹菜。正是因為王寶和貫徹了“壹切以顧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進行服務創新,才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老字號企業應樹立服務顧客的理念,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務體系,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不斷進行服務創新,促進老字號企業的發展。
動詞 (verb的縮寫)重組資源促進發展
很多老字號面臨的困境,在於沒有認清自己的資源,沒有重新規劃自己的資源。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導致發展緩慢,甚至滅絕。重組資源快速發展的壹個經典案例是“資產置換-旗艦樓-輸出經營”的晉江模式。
“錦江”是具有70年歷史的上海自主品牌。2003年6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原錦江、新亞重組為錦江國際集團,提出了“匯聚融合”的戰略思想,使錦江品牌揚名。
錦江國際采取了“以退為進”的擴張策略。當時錦江國際在上海有42家酒店,占總數的40%。盤活部分本地存量資產,可以激活外地市場的增量,擴大晉江品牌在全國的拓展。2004年,錦江國際開始了壹系列“資產置換”行動,適度出售上海的酒店,騰出近6543.8+0億元收購其他城市的高星級酒店,從昆明的錦華酒店到武漢的銀座酒店,逐壹打造成為錦江品牌的旗艦酒店。錦江國際通過“資產置換-旗艦樓-輸出管理”,開創了全新的品牌驅動擴張模式,迅速席卷中國,華北、華南、西南、西北、華中、華東等區域酒店管理公司相繼成立。短短三年時間,錦江旗下酒店數量從105增至208家,覆蓋全國60個城市。錦江國際集團在全球300強酒店集團中的排名由兩年前的第47位上升至第29位,超過了香格裏拉酒店集團和日本王子酒店集團,位居亞洲酒店集團之首。世界品牌大會評估“錦江”品牌價值為114億人民幣。
晉江快速擴張的模式表明,老字號只要統籌規劃,合理利用資源,就有機會激活企業,實現快速發展。
六、善於利用老字號的無形資產價值
老字號品牌的形成是消費者對其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和信譽的長期信任的積累。老字號擁有較大的無形資產,要善於利用老字號的價值,進壹步推動老字號的發展。以品牌輸出實現滾動發展的恒源祥模式是壹個值得學習的案例。
恒源祥這壹老字號企業,以企業品牌這壹無形資產為紐帶,與有潛力但效率低下的工廠結成戰略聯盟,通過“連接品牌、形象、投資、特色、管理、鎖管理”的加盟模式,建立強大的營銷網絡,實現“設計市場、策劃市場、管理市場、擁有市場”的整合效應,讓加盟企業加盟恒源祥這個品牌。
恒源祥獨特的品牌管理模式被業界譽為“中國的耐克”。他們的相似之處在於把“制造”變成了“品牌”:耐克沒有自己的制鞋生產線,所有的耐克鞋都是委托加工。恒源祥通過“待價而沽”品牌的無形資產來尋求盟友。其經營策略是:不花壹分錢買地、建廠、設備,只以無形資產為紐帶,帶動有形資產形成戰略聯盟,建立利益共享機制。
恒源祥以無形資產帶來了企業資本的擴張,走出了利用老字號價值經營的成功之路。
七、與時俱進,豐富老字號文化內涵
文化內涵是品牌的“靈魂”。近年來,品牌作為壹種明顯的文化現象和重要的文化載體,越來越受到企業家、經營者和消費者的關註。壹方面,壹些新穎的想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制造商、商家、企業家和經營者的知識。“品牌的壹半是文化”、“我們賣的不是產品,而是文化”、“產品是暫時的,文化是永恒的”等文化觀念;另壹方面,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在購買那些名牌產品的時候,不再是單純的購買產品,而是更加註重品牌文化帶來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可見,在現代社會,優秀的文化內涵是形成優秀品牌不可或缺的要素。
通過對我國大量老字號企業的調查和采訪,我們可以看到,老字號不僅僅是壹個簡單的優質產品和良好信譽的概念,它還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因此,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應該不斷豐富和充實老字號的文化內涵。優秀的品牌和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青島啤酒,通過對消費者的大量調查,得出了“我爸喝的啤酒不是我的啤酒”的觀點。隨著時代的變遷,老壹代人的口味和年輕壹代不壹樣了。青島啤酒在創新新產品的同時,提出了新時期“激情成就夢想”的品牌主張,口號鮮明,時代感強,進壹步豐富了青島啤酒與時俱進的文化內涵。
八、積極主動的品牌自我保護。
我國很多企業缺乏品牌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近年來,老字號被註冊的現象時有發生,主要是老字號經營者缺乏商標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進而導致品牌無形資產受損。中國的老字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壹定要註意加強品牌自我保護意識,比如品牌立體保護的冠生園模式,值得借鑒。為保護著名品牌“大白兔”奶糖,冠生園(集團)有限公司先後註冊了大花兔、大黑兔、大灰兔等壹系列與“大白兔”相關的兔子商標,對著名品牌“大白兔”進行了立體商標保護。
同時,老字號也要註意線上品牌保護,對自己的網站進行註冊和保護。隨著網絡在各行業的全面應用,企業的品牌保護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網絡品牌的巨大價值正在逐步顯現。品牌保護還包括網絡品牌和實際品牌統壹保護的雙重性。目前,許多企業對在互聯網上保護品牌的重要性缺乏認識。辛辛苦苦經營多年的知名品牌在網上註冊並免費使用,甚至向註冊用戶支付大量費用,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老字號的保護應該從線上線下全方位進行。
綜上所述,首先,中華老字號從根本上貼近現代企業制度,在技術、產品、服務、營銷等方面不斷創新,善於利用品牌的價值,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豐富老字號的文化內涵,充分重視保護老字號,使中華老字號獲得快速發展,進壹步發揚光大。
/cysc/main/jtfzpsy/shwll/200611/21/t 20061121 _ 9519854 .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