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不滿足於已經獲得的權力和影響力,還想爬到更高的位置。所以他全力以赴去贏得唐玄宗的青睞和唐玄宗的信任。壹次,
安祿山知道唐玄宗好戰而快樂,他壹再使用陰謀詭計,欺騙和坑殺數以千計的Xi人和契丹人,或護送他們到首都獻上囚犯,或砍下他們的頭來贏得好消息。為了迎合唐玄宗和楊貴妃奢侈享樂的欲望,安祿山派人絡繹不絕地前往長安皇宮,從全國各地收集珍禽異獸、珍寶和玩物。
安祿山的心思沒有白費。天寶九年(公元750年),唐玄宗封安祿山為東平郡王,這是唐朝開國以來給予胡人的最高爵位。唐玄宗還下令在京城為安祿山修建壹座極其豪華的府邸。
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安祿山在長安城留下壹名心腹作為偵探,隨時向他秘密報告朝廷內的活動情況,為叛亂做準備。他以範陽(今北京西南)為基地,在城北建了壹座雄武城,招募士兵和馬匹,制造武器和儲存軍糧。他還提拔了500多人擔任將軍,2000多人擔任兵團司令。他用這種方式收買人心,培養叛軍爪牙。最後,他從自己的親信中挑選史思明等人充當顧問和心腹,作為指揮叛亂的核心力量。
安祿山反叛的跡象逐漸明顯,朝廷和其他節度使的壹些大臣逐漸意識到這壹點。他們多次提醒唐玄宗采取措施加強預防。然而,玄宗根本不相信我。他反而說:“我對安祿山很好。他怎麽能反抗我呢?我們必須依靠他來守衛東部和北部之間的邊界,所以妳不必太擔心。”
看到安祿山的勢力越來越大,他指揮了1.8萬人,占當時邊城軍隊的1.3以上。楊覺得自己的宰相之位岌岌可危。他壹方面在唐玄宗面前加緊遊說,壹方面暗中打聽安祿山在北京的奸細。楊發現了安祿山派在北京的間諜並將其殺害,這激怒了安祿山。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10年,安祿山派往北京的壹名官員從長安返回範陽,向安祿山報告朝廷的情況。安祿山與其心腹密謀後,召集了他的654.38+50萬軍隊,並出示了壹份據說是由使者帶回的聖旨,宣布:“有神聖政府的密令,讓安祿山帶領軍隊進入朝鮮鏟除楊!”十月初壹,安祿山以討伐楊為名,派兵15萬,號稱20萬。他在範陽反叛,向長安進發,拉開了安史之亂的序幕。
腐朽的唐朝在軍事上毫無準備,對士兵毫無用處,只好命令將軍馮長青和高仙芝招募街頭流氓前去抵抗。但是新招募的士兵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安祿山連續擊敗唐軍,壹路攻下陳留、滎陽、洛陽,直逼長安城。
叛軍成功的消息陸續傳到了長安城。當時唐玄宗認為安祿山真的很叛逆。他匆忙部署軍隊鎮壓叛亂,但這支臨時部隊倉促投入戰鬥。叛軍的對手在哪裏?尤其是潼關失守後,長安城失去了最後壹道屏障。
楊郭忠主張逃離蜀地,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和壹些皇室大臣離開了四川。當他們前往馬邑邑時,隨行軍士大吵大鬧,在暴亂中殺死了楊郭忠,並迫使唐玄宗殺死了楊貴妃。玄宗無奈,勉強派人絞死了楊貴妃。後來唐玄宗去了四川成都,安祿山軍隊占領了長安城。
安祿山的軍隊非常殘忍。它所到之處,掠奪人民的財產,燒毀房屋,甚至把殺人當作兒戲。叛軍進入長安城後,也就是士兵們搶劫了長安城三天,長安城變成了壹片火海。在安祿山軍隊的暴行下,黃河中下遊的許多城鎮和村莊都變成了廢墟。
唐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退位,太子恒力繼位,改元為德,皇帝名為肅宗。他任命郭子儀等將領,調集西北各路大軍,準備反攻長安。公元757年,安祿山集團出列。他的長子安莊煦本來應該是太子,但安祿山想讓他妻子段的兒子成為太子,所以安祿山被他的長子安慶緒殺死。唐軍趁機收復長安和洛陽。安祿山留在河北的大將史思明也暫時投降了唐軍。
公元758年,唐朝即將消滅史思明的勢力,史思明起兵反叛,占領了蔚州(今河北大名)。同年,唐肅宗派郭子儀等20萬大軍包圍鄴城(今河南安陽),史思明帶兵到鄴城幫助被圍困的安慶緒並擊敗唐軍。史思明獲勝後,他趁機殺死了安慶緒並自己當上了皇帝。隨後史思明攻下洛陽。不久,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殺害。安史集團內部的權力鬥爭大大削弱了其實力。唐軍乘機收復洛陽。
公元762年,唐肅宗去世,為了祖先的利益,他的兒子李煜繼位。代宗調集各路兵馬,借用回紇騎兵,以其子施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蒲谷懷恩為副元帥,率軍收復洛陽、河南等地。
公元763年初,史朝義手下的幾名將領向唐朝投降,史朝義走投無路,自殺身亡(有人說是中計被部將所殺)。至此,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終於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