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都對“初心”這壹含義有所詮釋。佛教更早直接使用“初心”壹詞,意為初心和初心,強調已知和已做的事情。所謂“守護心靈和初心”,就是要時刻保持和呵護初心。沒有這個心,就沒有行動的指導,所以後人在總結《華嚴經》的思想時會說“不忘初心,以達目的”。《道德經》對初心的解釋是“濃於赤子之心”。老子認為,壹個道德修養很強的人就像壹個新生的嬰兒壹樣,總是有壹顆坦率、天真和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