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銘文是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根據考古資料,中國在夏朝就進入了青銅時代,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在出土的青銅器中,許多都刻有文字。因為青銅器在周朝以前也叫“金”,所以青銅器上的銘文叫“金文”。它也被稱為“鐘鼎文”,因為鐘鼎的字數最多。
《文淑》又名《大篆》,多數專家學者認為是戰國末期的秦文。對稱的筆畫和工整的字體也說明是官方的標準寫法。
“篆”本來是大篆和小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稱篆書為大篆,所以後人用“溫柱安”來指代小篆。戰國以前,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做的第壹件事就是統壹文字,宰相李斯主持這項工作。他在六國廢除了各種不同於秦國的字形,對秦國的文字進行了簡化和修訂,同時吸收民間字體加以規範,形成了新的官方字體“小篆”。
整齊的長方形篆書,由均勻圓潤的線條組成,書寫不方便。於是民間很快出現了壹種潦草的新字體,破壞了小篆的尊嚴和工整,把圓潤彎曲的線條變成了有方形褶皺的字形。據說這種新字體在下層胥吏、官(皂)奴中流行,故稱“隸書”。
文字學中所指的“草書”是壹種特定的字體,起源於民間的隸書。在西漢初年用隸書書寫的帛書和簡牘中,可以看到壹些字已經是連筆書寫的,到了西漢後期,出現了草書體的字體。進入東漢以後,這些在民間流行的草書,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有了比較規整嚴格的形制。草書不僅筆畫和文字相連,而且形狀高度簡化。後來出現了壹種草書的變體,叫做“狂草”。漢字的形狀過於簡化,也有隨意性,壹般人很難識別,所以逐漸失去了實用價值,只能作為書法藝術供人欣賞。
楷書也是直接脫胎於隸書,把隸書的平面形狀變成了方形。人們常說漢字是“方塊字”,針對的是楷書。楷書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歷了多次變革,隋唐時期基本成熟。印刷術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壹,以楷書作為印刷書籍的主要字體。在宋代刻書中,楷書經過提煉,書寫更加規整美觀,被稱為“宋體字”。後來又有人模仿宋詞,加以改動,稱為“仿宋”。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壹種字體。它不像楷書那樣工整,也不像草書那樣奔放。因為行書比楷書更隨意,可以寫得很快,又不像草書那樣不易理解,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如果寫對了,就叫“跑正楷”;如果妳接近草書,寫得有點放縱,那就叫“草書”。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素有“書聖”之稱。他創作了大量的行書作品,被後人長期珍藏和珍視。
在眾多書法風格中,行書變化最多,書寫風格最不壹致,但也最容易識別,方便活潑,不僅實用,也是藝術形式的多重展示。所以直到現在還是最受歡迎,使用最廣泛的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