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元素周期表的規律性

元素周期表的規律性

現代化學中的元素周期律是俄羅斯科學家德米特裏·門捷列夫在1869年首創的。他把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按照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以表格的形式排列起來,把化學性質相近的元素放在同壹列,制成了周期表的雛形。經過多年的修訂,它成為了當代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照元素的原子順序排列的,最小的排在最前面。表中的壹行稱為周期,壹列稱為族。[1]

原子半徑從左到右遞減,從上到下遞增。

在化學課本和字典裏,有壹個“周期表”。這張表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秘密,將壹些看似不相關的元素統壹起來,形成壹個完整的自然系統。它的發明是現代化學史上的壹項創舉,對化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人們看到這款手表,就會想到它最早的發明者——門捷列夫。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將化學性質相近的元素按相對原子質量從小到大排列在同壹列,編制了第壹個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學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其成為壹個完整的體系,成為化學發展史上的重要裏程碑之壹。隨著科學的發展,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相繼被填補。當原子結構的奧秘被發現後,排列由相對原子量變為原子的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或核電荷數),就形成了現在的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的首個英文版元素周期表。

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順序給元素編號以得到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與元素的原子結構有如下關系:

質子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

利用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成功預測了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鎵、鈧和鍺)的特性。1913英國科學家Moseler用陰極射線撞擊金屬產生X射線,發現原子的有序度越大,X射線的頻率越高。因此,他認為原子核的正電荷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並根據原子核中的正電荷(即質子數或原子序)來排列元素。後來被很多科學家修改了很多年,才形成了當代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有118個元素。元素按照相對原子質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壹列。每個元素都有壹個序號,這個序號正好等於該元素的原子核中的質子數。這個序列號叫做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照元素的原子順序排列的,最小的排在最前面。表中的壹行稱為壹個周期,壹列稱為壹個族(8,9,10行為壹個族)。

原子的核外電子的分布和性質具有明顯的規律性。科學家將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排列在同壹行,將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排列在同壹列的最外層。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條橫線稱為壹個周期,每條豎線稱為壹個家族。這七期又可分為短期(1,2,3)、長期(4,5,6)和不完全期(7)。* * *有16個家系,進壹步分為7個主家系(ⅰAⅱAⅲAⅴAⅴAⅴAⅴAⅴAⅴA)7個亞家系(ⅰBⅱBⅲBⅴBⅴBⅴBⅴBⅴBⅴBⅴBⅴBⅴBⅴBⅴBⅴBⅴB)1個家系ⅴ(包括3個縱行)和1個零家系。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結構,而且顯示了元素性質的漸變規律和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它成為壹個完整的系統被稱為化學發展的重要裏程碑之壹。

同壹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加,原子半徑減小(零組元素除外)。失去電子的能力逐漸減弱,獲得電子的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元素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不帶正化合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第壹周期和第二周期的O和F元素除外)。

同壹個家族,從上到下,最外層的電子數相同,核外電子層數逐漸增加,原子序數增加,元素金屬性增加,非金屬性減少。[2]

元素周期表意義重大,科學家用它來發現新元素和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