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被列為重要的核心儒家經典之壹,“尚”就是“商”的意思。《尚書》是壹部古書。它是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和壹些追溯古代事跡的著作的匯編,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匯編。
《尚書》最早的書名是《蜀》,成書於前五世紀。傳統的《尚書》(也稱為《金文尚書》)是由傅生傳下來的。傳說它是古代文化“三墳五典”的遺留物。
西漢學者傅盛口述的《尚書》二十八篇,是《尚書》的現代版本。當魯公國王拆除孔子舊居的壹段墻時,他發現了另壹塊《尚書》,這是《尚書》的古代版本。西晉永嘉之戰期間,《尚書》的現代和古代版本全部遺失。東晉初,張羽的史美環向朝廷進獻了壹部史書,其中包括33部現代文學史和25部古代文學偽書。
擴展數據: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家作品集,是中國第壹部古代歷史文獻和壹些記敘古代事跡的作品。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早期的壹些重要史料。據傳說,《尚書》是孔子編纂的,但有些書名是後來儒家增加的。
西漢初,有29篇文章是用漢代流行的隸書抄寫的,稱為金文尚書。另壹種傳說是漢武帝時期在孔子住所墻壁上發現的古文歷史(只有幾篇佚文,比現代散文歷史多16)和東晉胡美提出的偽古文歷史(比現代散文歷史多25篇)。《十三經筆記》和《尚書》的通俗版本是《金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版本。
古代歷史文獻集。《左傳》和《尚書》的其他引文分別被稱為、《》、《尚書》和,戰國時期壹直被稱為“蜀”,漢人將其更名為“尚書”,意為“古代帝王之書”。《尚書》的真偽、聚散極其復雜曲折。2009年,在清華竹簡中發現了《尚書》的壹些早期版本。
百度百科-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