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對“刀鋒電池”重塑行業寄予厚望,也難怪這款電池被冠以各種華麗的描述。
官方的說法是“刀鋒電池”具有其他動力電池無法比擬的安全性,兼具長壽命和長續航,重新定義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引領全球動力電池安全邁向新高度。
“刀鋒電池”體現了比亞迪徹底終結新能源汽車安全痛點的決心,引領全球動力電池技術路線重回正道,徹底將“自燃”壹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中抹去。
刀片電池的結構創新
簡單來說,整個線上發布會就是將磷酸鐵鋰電池重新包裝,將電芯由塊狀改為條狀,提高整個電池組的能量比,避免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不足的歷史問題。
官方的說法是:通過結構創新,跳過了“模塊”,電池組體積利用率提高50%以上,續航裏程達到與高能三元鋰電池同等水平。
另壹方面,“刀片電池”會將電池組的空間利用率從40%提高到60%,以達到與空間利用率僅為40%的三元鋰電池相同的續航時間。
如果將這種新結構與三元鋰電池結合,有望進壹步提高三元鋰電池的續航裏程。
目前三元鋰電池采用傳統的電池組設計,主流電動車的續航已經超過600公裏,而Xpeng Motors的續航提高到706公裏。
如果采用刀片式電池的結構,三元鋰電池續航裏程有望超過1000 km。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以電芯為基礎,而三元鋰電池的代言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創新了電池組的整體設計,引入了CTP技術。
據悉,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CTP技術將電池組的體積利用率提高了15%至20%,零件數量減少了40%,生產效率提高了50%。在提高電池組能量比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刀片電池的安全性
比亞迪專註於刀片電池的安全性。官方的話是:“刀鋒電池”徹底擺脫了傳統動力電池可能出現的“熱失控”的噩夢,安全性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相比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從來沒有被否定過,業界放棄的原因是其能量密度低,續航時間短。
比亞迪的「刀鋒電池」?在穿針試驗中,我們看到了三元鋰電池的驚人爆炸,磷酸亞鐵鋰方形電池的冒煙,刀片電池的安全。
我們不知道測試中三塊電池的容量是否相同,但是如果同樣的測試再結合特斯拉專用的松下圓柱形電池,如果針刺只發生在壹塊單體電池上,小容量當然會有更好的實驗效果。
或者比亞迪可以設計三元鋰電池的刀片電池,然後進行對比實驗測試,結果會是什麽,冒煙還是爆炸?
記得特斯拉在面對豐田提出的固態電池時,揚言如果有最新的動力電池產品,供應商壹定會第壹時間找到特斯拉,特斯拉會率先應用。
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後,繼松下之後引入了不靠譜的動力電池廠商LG Chem,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鐵鋰電池簽約,釋放了“無鈷電池”的謠言。
三元鋰電池在幾乎所有電動車企業的大規模應用過程中,能源管理系統、裝配工藝、裝配質量等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都得到了陸續的解決和優化。
事實上,與電動車發展初期不同的是,很少聽說電動車因動力電池問題導致自燃。
刀片電池的變化與不變
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鋰電池相比,優點是安全性高,缺點是能量密度低。在這方面,刀片電池並沒有帶來更多的創新和改變。
比亞迪在發布會上並沒有給出“刀片電池”的相關數據以及與三元鋰電池的對比測試報告。
誠然,動力電池的創新是電動汽車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壹環。而“刀片電池”更多的是電池結構的改變,整個電池組的性能還需要進壹步的討論和驗證。
當電動汽車的續航裏程達到600公裏時,這就不再是電動汽車的阻礙,更多的是壹種後續的車輛電氣化應用。
比如續航、穩定性、充電速度的優化,以及基於電動化的汽車智能化的綜合應用。
比亞迪的面子工程
比亞迪近兩年在電動車市場大吵大鬧,呼籲全面禁售燃油車,連續四年蟬聯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連續六年蟬聯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冠軍。
比亞迪2019年整體銷量為451.246輛,其中燃油車231.893輛,占比51%;新能源汽車219353輛,占比49%。
新能源汽車銷量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年銷量僅為72168輛,147、185純電動汽車中,雖然具體銷量占比不詳。不過比亞迪的網約車和遍地打車肯定是主要組成部分。
電動汽車只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才是真正的成功,而充電速度慢的瓶頸意味著電動汽車更多的局限於特定的場所。
正如Xpeng Motors創始人何所說,如果將2065,438+2009年前9個月中國87.2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進行拆分,私人用戶市場只有10多萬輛電動汽車,相當於同期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銷量。
中國汽車市場純電動汽車銷售給出租車、出行等大客戶,壹部分是出行金融解決方案,這是行業發展無法回避的沈重話題。
近年來,比亞迪在營銷計劃和宣傳文章上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再加上王朝家族車型的高顏值,似乎比亞迪瞬間就拉高了好幾個檔次。
當我們認真研究比亞迪的時候,很容易發現比亞迪與吉利領克、長城WEY、廣汽傳祺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與吉利Link、SAIC榮威、廣汽傳祺等自主車企采用全球供應鏈實現降本提質不同,比亞迪還在使用自己的垂直配套體系。
這套體系的成本競爭力和質量穩定性,在合資車企向下,自主品牌向上的雙層夾擊中,還能取得領先優勢嗎?
最後,作為壹個自認為可以重新引導行業發展的“刀片電池”,比亞迪揚言,幾乎所有能想到的汽車品牌都在探索基於“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案。
但對於比亞迪來說,這種領先行業的“刀片電池”只在比亞迪的“漢”純電動車上使用,其他車型暫時沒有計劃,甚至連同步開發的“漢”DM車型也沒有應用。
葉片電池的特殊結構意味著整車底盤結構需要重新設計,插電式混動和“油改電”車型估計無法適用。
問題來了。在註重平臺化、通用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大背景下,哪個車企有勇氣推出刀片電池平臺專屬的純電動汽車?
作為比亞迪最新旗艦車,“韓EV”綜合續航裏程605公裏,百公裏加速3.9秒。這個參數是廣汽新能源在2019實現的。
以三元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動汽車,2020年續航裏程將達到700公裏,目前仍在推行等速續航的比亞迪,將能達到800公裏。
壹輛車的創新來自於每壹個零部件的提升和制造工藝的提升。“刀鋒電池”向我們展示了每壹個領域的創新都在持續進行。
我們希望每壹次創新都能讓每壹輛車進化,最終實現整個汽車行業的變革,為用戶提供更好更放心的汽車產品。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