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時,單詞總是壹個難點。很多同學認為學習英語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背單詞:有26個英文字母,但是拼起來有多難?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從哆啦a夢的口袋裏掏出記憶面包,吞下壹本英漢詞典。於是,各種英語記憶法應運而生,即使是英語很爛的人也能標榜自己的方法,好像天上掉餡餅。所以,我就拋磚引玉,評論壹下現在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單詞記憶方法。
諧音記憶法
諧音記憶法是我不太推崇的壹種單詞記憶法,有點像清末民初中國人用的記憶法。比如,A、B、C、D在當時被記載為“喪”、“皮”、“西”、“地”(見遊戲大觀,上海文光書店,1919版)當然,流行的諧音記憶中也加入了很多有趣的元素,比如elixir(長生不老藥)為“壹丸斃命”,ambassador為“我們所為”。
優點:有些單詞還是可以通過漢語同音詞喚起英語單詞的記憶,比如連字符寫成“回點?”
缺點:最大的缺點是導致學生開口的是中式英語。當妳在侃侃自鳴得意地說話時,外國人以為妳在讀金剛經;第二,說實話,死記硬背這些中文單詞並不容易,和老老實實記住那個單詞相比也不省力;第三,這種方法對單詞拼寫沒有幫助;第四,不能幫助英語思維的構建。我無法擺脫中式英語思維,所以很難真正學好英語。
聯想記憶法
所謂“聯想記憶法”,可以說是為了記住壹個單詞,什麽都做了。最近看電視直銷廣告,把這個方法吹到天上去了,還出了壹套CD叫《單詞不記得》。然後電視屏幕上全是家長和學生搶購光盤,比搶著名攝影師陳冠希作品的光盤還要激烈!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個方法的奧秘在哪裏。拋開所謂專家的盲目嘩眾取寵,其實就是把壹個字拆分成其他幾個簡單的字,或者拼音,數字,或者某種形狀。比如chang可以分為“Chang”和“E”,也就是“Chang 'e”的拼音。同學們壹聽,覺得英語這麽簡單,就掏錢買了這套“不用背”的單詞書。還有business(生意)分解成“在壹輛公交車上,壹只鵝E和兩條蛇ss在談生意!"
優點:這種方法用來記憶壹些比較復雜的拼寫單詞,見效快,尤其是考試的時候,想想就記住了,還是挺好的。
缺點:偶爾用壹下還是可以的。不要被廣告裏的騙子忽悠了(比如什麽麥迪記單詞,傑森的“單詞不需要背”等等。).他們甚至不知道妳從哪裏來?低級錯誤都可以在廣告裏說。我真的想象不出他們的英語有多好。首先,能用這種方法的詞不多。我給高考的同學總結了100多字,這是極限了。畢竟“嫦娥”只有壹個,不要總說她老人家。再者,就拿上面商業的例子來說,很牽強。想記住幾千個單詞,就得記住幾千個冷笑話,還是挺費勁的。這種方法最突出的缺點之壹就是只能記住它的形狀,而不能記住它的聲音。典型的是為了記單詞而記單詞。另外,背下來的單詞能用嗎?這種方法被包裝成右腦記憶的革命性記憶技巧。這方面我沒有太大的發言權,但絕對不利於英語思維的培養。
詞塊記憶
字與字之間,我們總能找到壹些看起來更像對方的詞。我們可以把“相似性”看成壹個詞塊,集中精力去研究,而只輕背“差異性”。比如以-ale為詞塊,可以記住以下幾個詞:ale(烈性啤酒)、bale(捆綁、包裝)、gale(大風)等等。這種方法和“聯想記憶法”都屬於拆詞記憶法,所以單詞往往是通過聯想“差異”來記憶的。比如light作為詞塊,flight的f作為“飛行”,所以這個詞是“飛行”,delight的de作為“兄弟”,這個詞就記為“使……快樂”。
優點:相對於純聯想記憶法的廢話,這種詞塊記憶法更靠譜。通過這種方法,記憶的效率會高很多,“相似”中的發音往往是有規律可循的。
缺點:這種類似的詞畢竟有限,對詞匯的使用沒有明顯的作用。
激進記憶
詞根記憶法也是壹種比較科學的單詞記憶方法,就是通過記憶單詞的成分來記憶單詞。這有點像中文的偏旁部首。例如,大多數帶有“北”字的漢字都與“錢”有關,如賬戶、財富和賭博。同樣,很多詞的構成也可以從英語中的“部首”中猜測出來。比如,可預測,pre是單詞的前綴,表示“之前……”;Dict是詞根,意思是“說話”;Able是形容詞後綴,意思是“能夠……”。如果妳把這些英語部首都背下來,妳就能輕松攻克單詞。
優點:認字容易多了,從前綴、後綴、詞根猜測詞義,記單詞也容易多了。這也是應對壹些需要大量單詞的考試的有效方法。新東方的老俞在他的《小紅書》裏就用過這個方法。而且壹個詞的後綴往往反映了這個詞的詞性,對這個詞的正確使用是相當有利的。
缺點:偏旁記憶壹般適用於比較復雜生僻的詞匯,比如醫學詞匯。對於壹些以日常交流為目的學習單詞的人來說,並不是很實用。
拼音記憶法
很多外國人都是先學壹個單詞的發音,然後再記它的拼寫,也就是根據發音來寫這個單詞,會讀會寫。如果ar的發音是/a:/,那麽我們可以聽到/sta:/,猜測它的拼寫是star。當妳聽到/sta:t/,妳就能猜到這個單詞的拼寫是start。對於以英語交流為學習目的的人來說,這種背單詞的方法是非常科學的。
優點:先記住發音,掌握發音規律後,就可以不背單詞寫了,對英語思維的培養還是挺有幫助的。而且這是建立在英語發音規律的基礎上的,比把英語單詞編成中文記憶要真實得多。
缺點:只會記音,對理解詞義沒有幫助。而且有些單詞(尤其是外來詞)的拼寫不完全遵循發音規律,很難拼寫出來。還有壹些諧音,比如韓國,事業。雖然他們的發音相同,但他們的拼寫卻大不相同。因為這種方法重在積累,學習周期比較長,不適合背應試單詞。
其實記單詞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是看哪個更適合自己。我以前在家裏看到的東西都是用英文標註的(只有英文,沒有任何中文解釋),同時還查字典來正確發音。不管怎樣,試著在英語單詞和物體之間建立直接聯系。當妳能看到東西的時候,妳會想到文字。當妳把文字完全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時,妳就會撕掉標簽。這樣,逐步培養英語思維。既然是常見的東西,自然是常用詞,所以我個人覺得這個方法還是挺實用的。
當然,標簽可以在室內使用,但我們不能在燈泡上貼壹張紙條,不是嗎?況且現在所有的燈泡都被醫生貼什麽病的廣告給占了,找不到地方貼。所以要開始鍛煉自己的英語思維能力。問問自己英語句型“那用英語怎麽說?”例如,在妳每天上學的路上,妳可以看到壹個大型戶外廣告牌。妳為什麽不考慮它的英語呢?然後咨詢老師(最好是外國人)或者自己查字典。知道這個詞是billboard後,每天路過廣告牌的時候都想壹想,激活記憶。久而久之,妳就可以形成英語思維,不再是在腦子裏把漢語翻譯成英語的過程,而是可以脫口而出。然後慢慢從形象過渡到抽象,從名詞過渡到動詞和形容詞。而且每次學壹些新單詞的時候,妳都嘗試著去用,比如用英語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妳有意無意的說新學的單詞;即使沒人理妳,妳也可以自言自語。
此外,我們應該註意詞語的搭配。比如很多同學會在作文裏寫學習知識,因為在語文裏,“學習”可以和“知識”搭配。但在英語中,“知識”是不能“習得”的,只能“習得”,所以習得知識會好很多。
總之,考試的話多背單詞是好事。畢竟很多考試命題人都有壹個很簡單很蠢的概念:把復雜的單詞都掌握了,簡單的就好了。結果我們都往難字裏鉆,邯鄲學步,最後只能爬回家。但是對於真正以英語交流為目的背單詞的朋友來說,要壹點壹點的積累,先了解常用的單詞,不要盲目追求超復雜的單詞。比如,我們可以完美地使用動詞take,get,keep,make,go,come等等,所以在真實的交流中表達動作不再是問題,就像胡主席說的,我們不會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