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557-641),潭州臨湘人,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壹。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基礎,筆法豪邁,結構獨特,被後人稱為“歐體”。源於韓立,筆意剛健,法度嚴謹,平中見危,章法典雅,筆畫穿插,布局合理。楷書為《九成宮醴泉銘》,行書以孟典鐵和漢斯·張鐵最為著名。
顏真卿(709-785),唐代大臣、書法家,小浪底(今臨沂市費縣)人。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官印,他的母親尹也擅長書法。顏真卿是瑯琊世家的後裔,家世底蘊深厚。第六祖顏之推是北齊著名學者,曾為顏撰寫家訓。顏真卿小的時候家裏窮,缺紙缺筆,就用筆刷黃土水在墻上練字。褚遂良初學,後學張旭筆法,又吸收初唐四家的特點,接受了篆隸和北魏的筆法。他完成了嚴體楷書雄渾博大的創作,為唐代楷書樹立了典範。
柳公權(778 -865),本名程玄,唐代京兆華人。他是太子時期的官員,被世人稱為“劉”。因為他也被皇帝封為河東公爵,後人也稱他為“劉合東”。他是顏真卿的繼承人,後人稱為“劉燕”,成為歷代書法的典範。柳公權的書法在當時的唐朝很有名,民間流傳著“柳字值千金”的說法。他的書法蒼勁有力,字字嚴謹細致。就漢字的特點而言,它以瘦而有力而聞名。寫出來的楷書體美骨壯,行書和楷書最為精美。由於其作品的獨特性,柳公權的書法被稱為“柳體”。
蘇軾(1037 ~ 1101),字子瞻,字和中,梅州梅山人,謚號蘇洵長子,北宋著名文學家、畫家、書法家。自由派的代表。他和他的父親蘇洵(1009 ~ 1066)、弟弟蘇轍(1039 ~ 112)都以文學聞名於世,他們被稱為“三蘇”。它與漢末的“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相同。他也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壹,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位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的統稱,即唐代韓愈、柳宗元和王羲之(303-361年)。他的兒子王獻之的書法也很好。人們稱他們為“二王”,另壹個兒子王凝之是右軍將軍,被稱為“王右軍”和“王會吉”。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姑母帖》、《快雪晴帖》、《悼亡帖》、《行書蘭亭集序》等。精研體勢,心仿而手追,博采眾長,熔於壹爐,創造了“天成自然,豐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
歐陽詢(557-641),潭州臨湘人,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壹。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基礎,筆法豪邁,結構獨特,被後人稱為“歐體”。他來自韓立,剛健有力,法度嚴謹。他在平中見危,在規則中見雅,筆畫穿插,安排得當。楷書為《九成宮醴泉銘》,行書以孟典鐵和漢斯·張鐵最為著名。
顏真卿(709-785),唐代大臣、書法家,小浪底(今臨沂市費縣)人。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官印,他的母親尹也擅長書法。顏真卿是瑯琊世家的後裔,家世底蘊深厚。第六祖顏之推是北齊著名學者,曾為顏撰寫家訓。顏真卿小的時候家裏窮,缺紙缺筆,就用筆刷黃土水在墻上練字。褚遂良初學,後學張旭筆法,又吸收初唐四家的特點,接受了篆隸和北魏的筆法。他完成了嚴體楷書雄渾博大的創作,為唐代楷書樹立了典範。
柳公權(778 -865),本名程玄,唐代京兆華人。他是太子時期的官員,被世人稱為“劉”。因為他也被皇帝封為河東公爵,後人也稱他為“劉合東”。他是顏真卿的繼承人,後人稱為“劉燕”,成為歷代書法的典範。柳公權的書法在當時的唐朝很有名,民間流傳著“柳字值千金”的說法。他的書法蒼勁有力,字字嚴謹細致。就漢字的特點而言,它以瘦而有力而聞名。寫出來的楷書體美骨壯,行書和楷書最為精美。由於其作品的獨特性,柳公權的書法被稱為“柳體”。
蘇軾(1037 ~ 1101),字子瞻,字和中,梅州梅山人,謚號蘇洵長子,北宋著名文學家、畫家、書法家。自由派的代表。他和他的父親蘇洵(1009 ~ 1066)、弟弟蘇轍(1039 ~ 112)都以文學聞名於世,他們被稱為“三蘇”。它與漢末的“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相同。他也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壹。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等八位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的統稱。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在政治上,它屬於舊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