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人們常用的泥金、蠟缸在今天已不多見,冷光缸即使品相最低也很少見。現在普遍用日本產的鳥紙,但是貴,不耐用,真的不實用。強力吸墨紙:多為木質纖維,吸墨性強,表面粗糙。墨水從紙上掉下來,就容易散開,寫字往往用漿糊或蠟。紙張光亮細膩,以宣紙為主。雖然它出現較晚,但它已經取代了紙,成為最有價值的書寫用紙。宣紙與仿宣:當今最有價值的書寫紙是玉盤宣。玉板軒、桑葚、短木、稻草、檀香皮用石灰,吸墨性最強,質感最好。宣紙因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並不產紙,周圍的地方紙都申報為散地。
下面繼續說珍貴玉盤公告。這種紙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因為它吸墨性很強,所以用起來慢的人很辛苦:只要停筆,墨水就會滲出來,形成壹個大墨球!但也有人利用它的特點寫出與眾不同的人物,如包的淡墨書,齊白石的大寫意。
因為宣紙太吸墨,不好寫,有人改良過:要麽壓光,要麽加膠明礬,要麽加紙漿。改進後宣紙的吸墨量略有降低,更易書寫。毛邊紙、元書紙、棉紙:宣紙價格較貴,學習漢字時經常用到。這種紙本來是用來印刷書籍的,但因為紙質好,有人買書剪下來練習寫字,所以叫“褶紙”。這種紙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竹子,顏色偏黃,質感極佳,與我們現在中小學生使用的機制布邊紙有很大的不同。元舒紙類似於流蘇紙,但今天不為人知。本省產的棉紙也可以算是這種,質地較好,有韌性,價格也低,可以當書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