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曾稱贊魏的書風有“十美”:壹是筆法剛勁,二是氣象渾成,三是筆法跳躍,四是點畫莊重厚重,五是神思飛揚,七是意趣盎然,八是骨法精深,九是結構自然,十是血肉豐美
魏書體就是我們常說的魏碑體。它是北魏孝文帝在南北朝時期為了推進漢化而創造的壹種字體。它是介於漢晉李殊和唐凱之間的壹種獨具風格的新書體。清代康有為對《魏碑》推崇備至,使魏碑名揚天下。
康有為的書法成就
康有為對書法藝術的貢獻絕不亞於他在政治舞臺上的工作。他是繼阮元、包陳石之後的又壹位偉大的書評家。清光緒十五年所著《易洸周爽談》全面系統地總結了碑學理論,提出了“尊碑”論,大力推崇漢魏六朝碑學,對碑學的繁榮產生了深遠影響。
書寫以平弧為主,轉折以圓為主。長鋒羊毫特有的粗、渾、厚的效果在他的書裏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與趙的頓挫而有節奏的流動完全不同,也與何的單圓勁和罕見的幹筆不同,這是他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