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學習習慣:指兒童在壹定的學習背景下,自動進行壹項活動的特殊傾向。也就是說,到了壹定的時間,孩子會自動學習。
學習習慣的主要內容:
基本的學習習慣是:上課專心,獨立完成作業,認真預習,及時復習。
1,課堂學習習慣:預習——專心聽講——記筆記——大膽發言——善於提問。(好學且好奇)
2、作業習慣:字跡工整——思維勤奮——獨立完成作業——整理錯題。
3、考試習慣:平時好好學習——認真復習——放松心態考試。只有在良好的放松狀態下,孩子才能在考場上充分發揮,才能正確引導孩子克服出考場的習慣。
4、閱讀習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打開兒童智慧之門的金鑰匙。有人說,如果孩子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就相當於在心裏安裝了壹臺成長引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首先要讓孩子在閱讀中快樂,在快樂的基礎上正確引導。
在家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聚在家裏打牌,不要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看電視,總之在家盡量不要做分散孩子註意力,影響學習的事情。
2.孩子放學後壹定要有明確的學習時間,壹般不會隨意更改。
3.孩子每周的學習和娛樂都有壹個合理的安排,比如周壹到周四。如果他們不看電視或者看的少,最好不要看。他們可以專心學習和休息。他們可以在每周五周六周日看1-2小時的電視,同時可以在每周六周日安排壹些時間讓孩子做壹些自己特別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打籃球,乒乓球,玩電腦,但是玩電腦。
4.規定孩子在沒有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不得做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5.杜絕孩子邊做作業邊吃東西的壞習慣。
6.家長要盡力陪伴、協助、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不能放任不管。
7.給孩子壹個固定、安靜、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單獨的房間,固定的寫字桌,專用的護眼臺燈。讓孩子壹踏入這個環境就投入到學習氛圍中去。
三、如何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自理習慣:
1.引導孩子形成自理意識。壹方面,家長要改變自己給孩子安排而不是過於細致的做法,扭轉依賴心態;另壹方面,要培養和加強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從小學開始就要學會管理自己,同時在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堅持穿衣、疊被子、整理學習用品,讓孩子的自理意識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強,在自理能力的提高中逐漸形成自理習慣。
2.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好習慣離不開強烈的時間觀念。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自理習慣的同時,壹定要培養孩子的時間感,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家長要幫助孩子制定家庭作息時間表,督促孩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按時上學、按時完成作業,讓孩子在時間的約束下逐漸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
3.幫助孩子掌握家庭學習的幾個方面。孩子回家後的學習活動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對於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但剛開始,孩子不知道如何在家學習,這需要家長的悉心培養。家長要幫助孩子掌握學習的四個環節;也就是復習,作業,檢查,預習。復習就是復習當天學過的知識,找出重點知識;在復習的基礎上,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然後認真檢查完成的作業;最後,預習下節課要學的知識,通過字典掌握自己不認識和理解的單詞,不理解的問題做上標記,以便下節課註意老師的講解。為了幫助孩子掌握這四個環節,家長必須在壹開始就壹步壹步地和孩子壹起努力。在孩子熟悉和掌握復習、作業、檢查、預習的方法後,家長要經常監督和引導孩子的行為,讓孩子逐漸形成穩定的習慣。據相關研究表明,低年級小學生壹旦形成“復習、寫作業、檢查、預習”的家庭學習習慣模式,不僅會促進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會對他們今後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
4.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家長自身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以,家長在平時要註意用良好的言行影響孩子,給孩子創造壹個秩序井然的家庭生活環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做每壹件事都是認真的,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做好的。這樣,孩子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父母處理工作和生活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習慣。
總之,良好的自理習慣是成功的基礎,壹個合格的父母應該是孩子良好習慣的設計者和培養者。
方法/步驟
第壹,生活規律
按時作息,註意衛生,不良的衛生習慣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經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時,要註意對孩子進行公共衛生教育,讓孩子養成不隨便扔垃圾的習慣。
父母應該努力讓孩子的日常生活始終保持壹致。時間長了,孩子自己也能學會按照壹貫的生活規律,獨立制定出合適的作息時間表。孩子壹旦習慣了規律的生活,時間觀念已經內化為自己的寶貴品質,自我意識的控制力和意誌力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第二,做好自己的事。
父母不應該為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應該從小就有意識地鍛煉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的習慣。有些小衣服是孩子自己洗的。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把繁瑣的工作做好,或者教孩子怎麽做。壹個幹凈的廚房的重要性,不如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立、自尊、自信和做事的能力重要,因為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礎。做家務還可以幫助孩子理解人們必須合作,朝著同壹個目標努力。當孩子在生活中養成了自己做事情,主動做壹些家務的習慣,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我責任感就增強了很多。
第三,學會節儉
孩子花錢多,比如運動會,春遊10,20塊不夠。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家長不註重孩子節儉習慣的培養,有些家長甚至認為讓孩子節儉是寒酸的。其實想想壹個小時候不懂節儉的孩子。他長大了怎麽節儉?要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首先要定量給他們零花錢,讓他們自己支配這些錢。如果他們提前花掉,他們就會學會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財務。父母引導孩子不要和別人攀比。當然,父母不能先比。妳可以試著讓孩子利用假期去品嘗賺錢的艱辛,這樣他就不會亂花錢了。
第四,上網要適度。
家長要以身作則,多看電視,多上網,少看電視,多看書,用行動產生說服力,這樣矯正效果會更好。
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但我們要正面引導孩子玩那些教育健康的遊戲,避免孩子玩那些充滿暴力色情的遊戲。同時也要培養孩子的各種愛好,讓孩子不會只專註於打遊戲。在孩子玩遊戲之前,他們應該制定出和孩子壹起玩遊戲的規則。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壹時表現好,就允許孩子上網或加班。這樣會讓網上玩有獎,他們對遊戲的興趣會更加被激發。自制力差的孩子家長要多壹些耐心,慢慢引導孩子在玩遊戲中學會控制自己。最好不要和孩子形成控制和被控制的關系,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自控習慣。
五、對他人要有禮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或聽到壹些孩子不知道如何迎接客人的到來,甚至有些孩子會說臟話,而家長也經常會淡化我這個真正不懂事的孩子的過去。要知道文明禮貌是壹個人教養的表現。在壹個缺乏教育的人身上,勇氣會變得粗魯,知識會變得迂腐,機智會變得狡猾,單純會變得粗魯,慷慨會變得諂媚。父母不要以為孩子大了就會懂事,因為養成了習慣,就不會認為這是錯誤,更不會去糾正。讓孩子穿著整潔,養成愛護衣服的習慣。
教孩子去別人家之前要敲門,不要亂動別人的財物;在家裏接待客人時,在不影響大人之間談話的情況下,學會坐下、請茶、送別;去公共場所,要愛護環境衛生,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尊敬老人、老師等。
第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要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可以是壹些帶圖的故事,或者是孩子喜歡的電視劇劇本。等到孩子喜歡讀書了,再看壹些大書。家長也可以陪孩子讀書,陪壹個階段後壹定要讓孩子自己讀。
當孩子在作業上磨蹭的時候,不要催他寫,而是讓他寫下自己的時間,然後和他壹起分析做這些作業需要多少時間,用這些多余的時間可以做多少事情,用的少了寫的快了會感受到多少快樂!這樣孩子就會明白,他的拖延會讓他失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機會,得不償失。他會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效率,日積月累實現自己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