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個省除了省名都有簡稱。比如上海是上海的簡稱,廣東是廣東的簡稱,湖北是湖北的簡稱。記住省份縮寫也是有技巧的。這次我想給每個省介紹壹個全國性的簡稱,這樣妳就容易記住了。當然,這些縮寫背後的來源也很有趣。相信很多朋友會好奇這些縮寫背後的故事,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的歷史。所以這次我們為每個人都做好了準備。讓我們快速瀏覽壹下。
這是壹個在丁咚的每個人都必須熟悉的省縮寫:
北京、天津、上海和重慶
寧新西藏自治區
壹國兩制,臺灣省,香港和澳門。
東北黑雞料
河北、山東、山西回歸華北。
江蘇、浙江、安徽和江西在中國的東部。
湘鄂豫回歸中原。
以及華南、廣東、福建、海南。
川滇黔回歸西南。
西北有陜西、甘肅、青海。
但是,有些地方不喜歡這樣的縮寫。比如魯東很多人不相信山東叫“魯”或“齊”。畢竟齊魯的戚碧茹好看多了。
那山東為什麽叫“魯”而不是“齊”?按照壹些普遍接受的理論,齊國雖然是大國,但從禮儀和對中國的影響來說,魯更具代表性。尤其是孔子出生在這裏,他的儒家文化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因此,與齊相比,魯在文化史上的影響更為深遠。
另外,也正是因為齊國太大,包括河北、江蘇很多地方,魯的疆域從來沒有越過山東的疆域。同樣,湖北為什麽變成了“鄂”而不是“楚”,是因為楚的疆域不僅僅在湖北。
但實際上山東的“魯”並沒有“齊”或那麽復雜,這與電報在中國的普及有關。洋務運動後,電報技術逐漸被清政府接受和使用。那時候電報對文字來說很珍貴,多壹個字就多壹份錢,於是就有了縮寫。另外,還要防止誤監聽,所以在建立電報的過程中,每個省都需要上報自己的簡稱。
河北最早報道了“冀”的簡稱,山東選擇“魯”的簡稱是因為“齊”和“冀”的讀音容易混淆。同樣,浙江省也有兩個選擇,簡稱“廣東”和“浙江”。但由於廣東的簡稱是廣東,為了防止沖突,浙江只能選擇浙江。
畢竟齊魯和嵇、燕有很大關系。所以湖北的“湖北”好像遠不如“楚”有名,所以很後悔選了“湖北”,壹直想改名“楚”。這不是真的。湖北近日證實,“鄂商”更名為“楚商”。省政府表示也在考慮將其簡稱改為楚,但似乎無法通過。
首先,湖北為什麽選擇“湖北”這個簡稱?
前面說了,湖北不能簡稱“楚”,因為春秋戰國時期楚的疆域太大了。今天的湖南、江西、安徽、貴州、江蘇、浙江、河南等省都在當時楚國的輻射範圍之內。所以楚的皇城主要在湖北,但楚並不專屬於湖北。
所以scene這個縮寫還不錯。畢竟荊州也是古九州之壹,這是眾所周知的。比如河南是豫的簡稱,河北是冀的簡稱,都是從和。但是鵝和湖北真的有“荊州市”,簡稱“荊”。這相當於降低了壹個人的社會地位,很可悲。
再看,只有“e”是“音”和“古典”。首先,宜昌在清代是湖北的行政中心,隋朝以後是鄂州的統治地,所以湖北簡稱“鄂”。其次,據《青縣誌》記載,公元前887年,西周中期,楚國君主的熊去病立次子熊宏為鄂王,建立鄂城,開啟了鄂州的第壹個鼎盛時期。第三,今天鄂西有山區,簡稱鄂。第四,傳說先秦時期如商周時期長江流域就有鱷魚分布。當時在湖北形成了壹個名為“湖北”的捕鱷人。
那麽,省略有哪些文化內涵呢?
壹個或四個直轄市
1.北京
紀,戰國時人說,是戰國七雄之壹燕國的都城。遼國叫燕京。金改名為京都。元朝叫大都。明朝朱元璋改名北平,永樂皇帝朱棣改名北京。它是在1949年作為壹個直轄市建立的。全稱中的“北京”壹詞是縮寫。
2.天津
唐宋以前,天津叫直沽。金代形成的集市叫“支古村”。元代設立金海鎮,是天津建設的開端。明朝燕王為了爭奪皇位,篡奪皇位。他派兵渡河,打敗了他的侄子明惠帝。為紀念在此渡河的部隊,稱之為“天津”,意為皇帝經過的渡口,簡稱天津。
上海
北宋初期,這裏就形成了居民區。它叫上海,是壹個釣魚的地方。上海過去是壹個釣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壹種捕魚工具,叫做“用”。那時候上海還沒有地名。所以這個地區被稱為“上海的首都”,所以上海簡稱“上海”。另外,上海因為是春秋戰國時期黃歇授予的公國的壹部分,所以也叫“申城”。
4.重慶
重慶古稱“巴”。秦稱江州。在隋朝,嘉陵江被稱為渝水。重慶因為靠近嘉陵江,所以位於渝州。所以重慶叫重慶。重慶的名稱始於1190,趙敦賢被封為恭王,後繼位。所以周公升為重慶直轄市,意思是“雙喜臨門”。
兩到五個自治區
1.內蒙古自治區
蒙古原是部落名稱,最早記載於唐代。106年,成吉思汗統壹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元朝崩潰後,蒙古人撤退到了國家的北部。明清形成了內蒙和外蒙古的名稱。晚清以後壹般指南方大漠,長城以北,東有哲裏木盟,西有桃根旗,所以盟旗是內蒙。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在古代,它被稱為西域。從公元前1世紀開始就是漢朝的壹部分。唐代有夷、亭三郡,安、北亭兩郡。17世紀中葉以後,清朝平定準噶爾叛亂,在天山南北設置伊犁將軍。清光緒十年,改為新疆省,意為“還鄉”。195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取全稱中的“新”字作為簡稱。
3.西藏自治區
元明兩代稱西藏為烏贊,藏語意為“中央”、“神聖”。因為它在中國的西部,所以被稱為西藏。西藏自治區成立於1965,全稱西藏。另壹個人說這個縮寫起源於所謂的“伍肆藏語”。
4.寧夏自治區
公元5世紀,匈奴貴族赫連勃勃自以為是其後裔,遂將割據政權命名為“夏”。宋朝時,西藏鄉鎮長李元昊稱帝,建都興慶州。他建立了這個國家。
宋代設置了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於是“廣西”就產生了。袁開辟廣西兩江路。廣西省建於明朝。由於秦始皇曾設桂林、項峻、南海三縣,歷史上廣西三分之二屬於桂林縣,故簡稱桂。
三個或23個省
1廣東省
宋代建立了廣南東路,簡稱廣道,從而導致了廣州的出現。設置元廣安路。廣東省建於明朝。漢初所轄地區為南嶽,故名“廣東”。
2.黑龍江省
1671年,為了抵抗俄國的東進,清政府在黑龍江沿岸修建了黑龍江城,並設置黑龍江將軍管理黑龍江流域。1907變更為黑龍江省。取全稱中的“黑”字作為簡稱。
3 .吉林省
吉林的名字來源於“吉林烏拉”,意為“松花江上的城市”。城市建於1673。他被安置在吉林將軍1676。1907,改吉林省。全名的縮寫是“紀”。
4.遼寧省
秦漢魏晉時期,遼東郡位於遼河以東,遼西郡位於遼西以西。北宋時,契丹人在河北和遼寧建立了遼國。遼陽政府始建於遼金時期。遼陽省始建於元代。明建立遼東部。遼東將軍建於清朝。從此遼河流域成為清朝的發源地,按照“奉天母艦”的意思改為奉天。1929年更名為遼寧省,名為“遼河流域永安”。全稱中的“遼”字是縮寫。簡稱“遼河”,因為中國有遼河。
5 .河北省
戰國時期,黃河以北的齊國叫河北。漢代設河北郡。河北路建立於唐代。管轄權與今天不同。河北省成立於1928。其轄區相當於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冀州》,所以簡稱冀州。
6 .河南省
黃河古稱“河南”。韓設立禹州辦事處。唐朝開辟了河南路。河南道建立於宋代。袁位於河南省江北省。河南省始建於明朝初年。這個地區相當於禹州,所以簡稱禹州。
山東省
戰國至秦漢時期,蕭山、函谷關以東地區稱為山東。金朝在開封以東設置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這是山東作為行政區的開始。山東省成立於清朝初期。春秋戰國時期,管轄區域主要是魯國和齊國。孔子在魯的存在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河北成了“冀”,與“齊”諧音,所以簡稱“魯”。
8.山西
戰國至秦漢時期,蕭山、函谷關以西的地區稱為山西。元代山西稱太行山西,魏定都河東山西路。這是山西作為行政區的開始。山西省將在明朝建立。春秋時期的晉國是它的轄區,所以簡稱晉國。
9 .青海省
青海省以中國青海湖命名,全稱中的“青”是其簡稱。
10.江蘇
歷史上江蘇的土地壹直很慘,被外省吞並瓜分。迄今為止,蘇南、蘇中、蘇北三地在文化、經濟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清康熙六年,江蘇省成立。由兩江總督府江寧和總督府蘇州的首字母組成。因為沒有更老的名字,所以只能用“蘇”的全名作為簡稱。
1.安徽
安徽省和江蘇省同時成立。
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在這裏建立了閩中郡。韓國的福建是福建,越南是福建。唐朝開元年間,設立福建省為特使,管理福、建、全、張鶴亭五國。福建由前兩個州的名字組成。袁建立福建省。福建省始建於明朝,至今。古時候所轄地區居住著閩越民族,所以簡稱“閩江”。
14.江西
江南西路建立於唐代,簡稱江西路,故名江西。設宋江南西路。袁建立江西省。畢竟江西省是建國的。因為贛江貫穿全省,所以簡稱贛江。
15.湖南省
在唐代的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子二水流域,設置了湖南使臣。直到那時,湖南才成為壹個著名的城市。京南路,簡稱湖南路,始建於宋代。湖南路始建於元明時期。湖南省建立於清朝。因為湘江貫穿全省,所以簡稱“湘”。
16.湖北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在西寶源、澧水流域設置京北路,簡稱湖北路,故名湖北。湖北路始建於元明時期。湖北省建於清朝。宜昌,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隋代以後為鄂州所在地,所以湖北簡稱“鄂”。
17臺灣省省
臺灣省是臺灣灣的壹個分支,起源於塞拉亞人。臺灣省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東方雕塑”。三國稱為“東夷”。臺灣省省在明朝萬歷年間的公文中正式使用。臺灣省省成立於光緒十壹年。全稱中的“臺灣省”壹詞是縮寫。
18.海南省
位於中國南海,中國最大的島嶼也叫海南島,因此得名海南省。省創建於1988。因為秦朝後來稱這壹帶為瓊臺、瓊州或瓊崖,所以簡稱“瓊”。
19.甘肅省
是11世紀西夏在甘肅建立的12監獄之壹。位於贛州,轄贛州、蘇州。這兩個州的第壹個字是甘肅。元代設立甘肅省,明代並入陜西省,清代恢復省管。以全稱中的“甘”為簡稱。有人說西夏的行政中心在贛州,所以簡稱贛州。因為甘肅和陜西之間的龍山古稱隴西,所以甘肅也叫“龍山”。
20.陜西
以周朝和陜西省趙二公命名,趙二公“分而治之”陜西。今陜西縣張斌源區古稱陜西高原。當時的陜西是陜西高原西部的精衛平原。唐朝安史之亂後,陜西省任特使,改行政區。陜西路建立於宋代。袁建立陜西省。陜西省建於清朝。全名的縮寫是“山”。因其所轄地區為春秋時期秦國之地,故又稱“秦”。
21.四川省
蜀國建立於秦朝。寒舍益州局。建南路設置於唐代,分為建南東川和建南西川。西川路和下陸路始建於宋代,後分為益州路、子洲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夏川四路”。“四川路”,壹個生在四川的人。到了元朝,這四路合並成四川省。此後,四川省政府壹直在使用。全名的縮寫是“川”。因為西曾是蜀的管轄地,所以又叫“蜀”。
2 .貴州
宋朝以前,貴州是壹個省。因為當地的發音
因在雲嶺之南,故名雲南。雲南郡始建於西漢。蜀漢時設雲南郡。袁建立雲南省。雲南省政治部明天就要成立了。雲南省始建於清朝,全稱“雲”或簡稱“雲”。因為中國有滇池,戰國時期昆明的行政中心在雲南,所以又叫“雲南”。
四個。兩個特別行政區
1.香港特別行政區
宋代以前,這裏是漁民在海上休息的地方。宋元以後,島上有壹個叫“港村”的小村莊,是南粵香料的集散地,故名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於1997,全稱“香港”,是其簡稱。
2.澳門特別行政區
這個名字最早記載在明朝的史書裏。被稱為“牡蠣鏡”,意思是海灣像壹面鏡子,盛產“牡蠣”。後來這裏被稱為“澳門”,船只在這裏停靠,所以被稱為“牡蠣鏡澳門”。因屬廣東香山,故又稱“香山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