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的具體介紹:
拼音是拼音節的過程,即根據普通話中音節的構成規律,將聲母、韻母快速連續地拼讀並與聲調組合成壹個音節。漢語拼音(漢語拼音字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漢字的拉丁方案。
1955 —1957由原中國語文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委)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這種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標記普通話漢語的發音,作為漢字的音標。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月1958+01日批準公布該計劃。
1982,成為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壹些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使用漢語拼音。
發展歷史:
2008年9月,中國臺灣省決定將漢語拼音翻譯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漢語拼音”,所有涉及漢語英語翻譯的部分都將要求使用漢語拼音,並從2009年開始實施。漢語拼音是輔助漢字發音的工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我國姓名、地名和中文文獻中羅馬字母拼寫的統壹標準,在漢字不便使用或者不能使用的地區使用。”按照這套規範書寫的符號稱為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公認的普通話拉丁音譯標準。國際標準ISO7098(漢語羅馬字母拼寫)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1958 2月11)用於拼寫漢語。抄寫者用普通話記錄漢字的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