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以扁平軌道繞太陽運行的輕質天體。外觀隨著離太陽的距離而變化。當遠離太陽時,它呈現為壹個朦朧的小點,當靠近太陽時,它的體積急劇增大。太陽風和太陽的輻射壓力將彗星中的氣體和塵埃向後推,形成長尾。由於它獨特的外表,中國人也稱它為“掃把星”。
彗星有三種命名方式。第壹次發現時,給壹個臨時名稱,按發現順序在年號後加壹個小寫字母。比如1990b就是指1990年發現的第二顆彗星。過近日點後,給它壹個永久的名字,即在近日點的年號後加壹個羅馬數字,表示當年彗星過近日點的順序,例如1990 III表示1990年第三顆過近日點的彗星。此外,它通常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發現者不止壹個時,最多可以選擇前三個,如池谷寬彗星和多戶-佐藤-阪本彗星。彗星軌道可分為橢圓(偏心率e;1)三類。橢圓軌道上的彗星稱為周期彗星,它們周期性地圍繞太陽旋轉。周期彗星可分為短周期彗星(周期小於200年)和長周期彗星。前者軌道傾角不大,多為順行,即與行星繞太陽運動方向壹致。後者的軌道平面隨機分布在太陽系空間,順行和逆行各占壹半。在雙曲線或拋物線軌道上運行的彗星稱為非周期彗星,過了近日點就再也回不來了。當彗星經過壹顆行星附近時,它會受到行星的擾動而改變軌道。如果將觀測到的雙曲線和拋物線的軌道外推至前面的例子,過去大部分非周期彗星的軌道都是偏心率較大的橢圓,這表明只有少數彗星可能來自太陽系以外。彗星通常由頭部和尾部組成。彗星頭部包括彗核和彗發,有些彗星在彗發外覆蓋著壹層厚厚的氫原子雲,稱為“彗星雲”。彗核的直徑很小,只有幾百米到幾百公裏,卻集中了彗星的大部分質量。大彗星的質量是103-108億噸,小彗星的質量只有幾十億噸。彗核的平均密度約為1 g/cm3,與水的密度相近。彗發的體積隨彗星與太陽的距離而變化,其直徑遠大於彗核,壹般有數萬公裏,有的甚至比太陽還大。但由於彗發內物質稀薄,其質量很小。壹般來說,當彗星靠近太陽兩個天文單位時,它就開始產生尾巴。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它會變得更大更長。彗星體積巨大,達到數億公裏,寬度從幾千公裏到2000多萬公裏不等,但物質極其稀薄,密度僅為近地面空氣的1/6543800億。尾巴的形狀多種多樣,總是向遠離太陽的方向延伸。尾巴可以分為兩種。壹類尾巴是直的、藍色的,稱為“離子尾”或“氣體尾”。它是由太陽風對彗星中離子的排斥力形成的。另壹種是彎曲的,稱為“塵埃尾”,是太陽光子排斥塵埃的輻射壓力形成的。
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是無數圍繞太陽旋轉的小天體。根據提丟斯-波德法則,火星和木星之間應該有壹顆大行星,距離太陽2.8個天文單位。1801年,意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了壹顆新行星,命名為谷神星,它距離太陽2.77個天文單位,但由於其體積和質量較小,無法與大行星聯系在壹起,因此被稱為“小行星”。隨後幾年又發現了另外三顆大型小行星,分別是帕拉斯雅典娜、竈神星和竈神星。隨著19世紀後期攝影技術在天文學中的廣泛應用,發現的小行星數量迅速增加。從1925開始,新發現的小行星只有在計算出軌道後才能被賦予永久編號和特殊名稱。有些小行星是以古代西方神話中的人物命名的,有些則是由它們的發現者給它們取了其他名字。目前擁有永久編號的小行星有3000多顆。攝影測量表明,亮度大於攝影星等21.2的小行星有50萬顆,小行星總質量約為2.1×1.024克,相當於地球質量的0.04%。谷神星是最大的小行星,直徑為1000公裏,質量為(11.7±0.6)×1023克。除了谷神星等幾顆大型小行星,其他小行星的直徑和質量都非常小。小行星的亮度是周期性變化的,這是由它們表面不同部分的反照率不同和它們的自轉引起的。小行星的典型自轉周期為8-9小時,小行星的自轉軸方位無規律,隨機分布。少數較大的小行星可能呈球形,但大多數形狀不規則。有些小行星有自己的衛星。根據表面反照率的不同,小行星可分為C類(含碳,反照率低)和S類(多石,反照率高),少數小行星金屬含量高,稱為M類..絕大多數小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其軌道的半長徑在2.2至3.2個天文單位之間,平均為2.77個天文單位。壹些小行星比火星小或大。它們的偏心率和軌道傾角大多介於行星和彗星之間,平均值分別為0.15和9.4。小行星通過反射太陽光發光,其表觀亮度與其與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有關,也與其表面反照率有關。最亮的小行星是竈神星,目視星等6.5。截至1992,我國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55顆小行星已經正式編號。
水星,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在古代被稱為陳星。最亮時目測星等為-1.9等。,與太陽的最大角距離不超過28°。因為離太陽很近,所以經常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中,只有前後很大距離才能觀測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衛星。水星的軌道傾角為7°,是除冥王星之外軌道傾角最大的行星。平均公轉速度為47.89 km/s,是太陽系中最快的行星。軌道半長直徑約為5790萬公裏,偏心率為0.206,僅次於冥王星。公轉周期為87.969天,交會周期為115.86天,自轉周期為58.646天,正好是公轉周期的2/3。19世紀中期,發現水星的近日點歲差為每百年5601 ″。只有5558 ″可以用經典力學解釋,另外43 ″無法解釋,即“水星近日點進動”。有人提出是未被發現的“水中行星”造成的,並計算了“水中行星”的軌道,但用日全食反復觀測未發現。直到1915愛因斯坦建立了廣義相對論才得以解決。水星的赤道半徑約為2440公裏,是地球的38.3%,體積是地球的5.6%,質量為3.33×1026克,也是地球的5.6%,平均密度為5.46克/立方厘米,僅次於地球,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為373厘米/秒2。反射率為0.06,色指數為+0.91,比月球略小。水星表面與月球非常相似,有許多大小不壹的隕石坑、平原、裂谷和盆地。水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氣壓小於2×10-9百帕,由氦、氫、氧、碳、氬、氖、氙等元素組成。因為大氣很稀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溫度高達700K,晚上可降至100K。水星有壹個偶極磁場。赤道上的磁場強度為4×10-7特斯拉,兩極為7×10-7特斯拉。
金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壹,在距離太陽的距離上排名第二。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星”,是全天除太陽和月亮以外最亮的星,最亮時達到-4.4。金星總是出現在太陽附近,因為它位於地球軌道內部,它與太陽的角距離不超過48°。當它位於太陽西邊時,就是晨星,當它位於太陽東邊時,就是昏星。古人分別給它們命名,稱晨星為“祁鳴”,晚星為“長庚”。尚未發現金星有衛星。金星的軌道是壹個接近正圓的橢圓,偏心率只有0.007,傾角為3.4。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0.723天文單位,平均軌道速度約為35公裏/秒,公轉周期為224.7天。金星與地球的距離變化較大,最近距離僅為4×107 km,此時的視直徑為61 ″。最遠可達2.57×108 km,視直徑只有10”。金星是太陽系中唯壹反向旋轉的大行星,也就是說,太陽在金星上從西邊升起,從東邊落下。金星自轉很慢,周期為243天,比它的公轉周期還長。金星上的壹晝夜相當於117個地球日。金星的大小、質量和密度都接近地球,其半徑約為6050公裏,是地球赤道半徑的95%。質量為4.87× 1027g,是地球的81.5%。平均密度約為地球的95%。金星有非常稠密的大氣層,表面壓力是地球的90倍,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占97%以上,此外還有少量的氮氣、氬氣、壹氧化碳、水蒸氣、氯化氫和氟化氫。金星的大氣中經常有放電現象。由於密集的大氣保護,金星表面比較平坦,環形山數量很少,有壹些山或者山不太高。金星表面沒有液態水,由於惡劣的自然條件,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金星沒有磁場和輻射帶,太陽風、紫外線和X射線可以直向大氣層深處生長,在地表附近形成薄薄的電離層。
因為行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可以讓可見光和紫外光順利通過,對紅外光不透明。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和紫外線可以穿過它們加熱行星表面,但行星輻射的熱能(主要是紅外線)被吸收和阻擋,最終回到行星表面。這樣,星球的表面溫度就會不斷升高,只有在更高的溫度下才能達到熱平衡。金星的大氣層非常濃厚,97%以上都是二氧化碳,所以溫室效應很強,表面溫度在480℃左右,地區和晝夜季節基本沒有區別。
地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壹,按照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是第三顆行星。它有壹顆天然衛星——月球,形成壹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地球有大約46億年的歷史。
壹.旋轉和公轉
1543年,哥白尼在其著作《天體運行論》中首次提出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此後,許多觀測和實驗證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福柯在巴黎成功地進行了壹次著名的實驗(福柯擺實驗),證明了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周期約為23: 56分4秒。當太陽是平的時,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軌道半長直徑為149597870 km,軌道偏心率為0.0167。公轉周期為壹個恒星年,平均公轉速度為每秒29.79公裏,黃道與赤道的交角(黃道與赤道的交角)為23° 27′。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結合,產生了晝夜的交替,四季的變化和五帶(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的區分。地球自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有長期變化、季節變化和無規律變化。同時,由於太陽、月球和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氣、海洋和地球內部物質的各種作用,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身的方向都會發生變化,即歲差章動、極移和交角的變化。
第二,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球形這壹概念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六世紀。當時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派哲學家只是從最美好的球體概念中產生了這個概念。亞裏士多德根據月食時月球上的陰影是圓形的事實,第壹次科學地論證了地球是壹個球體。中國早在戰國時期,哲學家惠施就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觀點。
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地理學家厄拉多塞成功地用三角測量法測出了阿斯旺和亞歷山大之間的子午線長度。中國唐朝時期,南宮朔率領的測量隊在壹個代表團的指導下,在河南省黃河南北平原地區進行了最早的弧形測量,計算出北極水平高度差壹度,相當於南北地面距離差0約3565438+80步(唐朝長度單位為5尺=1步,300步=1裏)這項工作比阿拉伯人的類似工作早大約100年。在現代,除了大地測量方法;重力測量也可以用來確定地球的平衡形狀。人造地球衛星發射後,地球動力學測地學方法有了很大發展。各種方法的結合使用大大提高了確定地球形狀和大小的精確度。在1976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天文常數體系中,地球赤道半徑α為6378140m,地球扁率因子為1/f為298.257。地球不是壹個正球體,而是壹個扁球體,或者更像壹個梨形的旋轉體。人造地球衛星的觀測結果表明,地球赤道也是壹個橢圓,因此可以認為地球是壹個三軸橢球體。地球自轉的慣性離心力使球形地球從兩極逐漸向赤道擴張,成為現在的略扁的旋轉橢球形狀,極地半徑比赤道半徑短約21 km。地球內部物質分布的不均勻性進壹步造成了地球表面形狀的不規則性。在大地測量學中,所謂地球的形狀是指大地水準面的形狀,在大地水準面上重力勢處處相同,是壹個等勢面。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氣產生潮汐,也使固體地球(某種程度上是壹個彈性體)發生彈性形變,稱為“固體潮”。
3.重力的質量和加速度
地球質量為5.976×l027,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確定。地球質量的確定為確定其他天體的質量提供了基礎。從地球的質量可以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2g/cm3。地球上任何壹個質點都受到重力和慣性離心力的作用,它們的合力就是重力。重力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也隨著緯度的變化而變化。赤道的重力加速度為978.gal (cm/s 2),兩極為983.2 gal。有些地方會出現重力異常,反映了地球內部物質分布的不均勻。重力異常與地質構造和礦床有關。由於太陽和月球的潮汐力,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也有微小的周期性變化,最大可達十分之幾毫伽。
第四,結構
地球可以被看作是壹系列同心的層。地球內部有地核、地幔和殼層結構。在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和磁圈,在固體地球周圍形成壹個外套。磁層和大氣層阻擋了來自太空的紫外線、X射線、高能粒子和無數流星對地面的直接轟擊。
地球表面十分之七以上被藍色的海洋覆蓋,湖泊和河流只占地球表面水域的壹小部分。地球表面的液態水層,稱為水圈,已經形成了至少30億年。地球表面由各種巖石和土壤組成,地面崎嶇不平,低窪處泛濫成海洋和湖泊;水面以上的陸地有平原和山脈。地球固體表面總垂直起伏約20km,是珠穆朗瑪峰頂(中國登山隊1975年測量,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m)與海洋最深處(馬裏亞納海溝深度約11km)的高度差,是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的壹半以上。海底和陸地壹樣不平坦,不穩定。海底的巖石比陸地上的巖石年輕得多。大多數陸地上的巖石年齡不到20億年。陸地上隨處可見沈積巖,說明這些地方在古代可能是海洋。雖然地球表面有幾個環形山,但很難找到像月球、火星和水星那麽多的環形山。這是因為地球表面不斷受到外力(水和大氣)和內力(地震和火山)的風化、侵蝕和解體。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地殼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地面的隆升和沈降,以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為輔。近十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部不僅有垂直運動,還有更大的水平運動,海洋和大陸的相對位置在地質時期也是變化的。1912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此後,壹些地質學家認為地球上存在兩個古老的大陸——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和北半球的勞亞大陸。但是,很長壹段時間,很多科學家都拒絕承認大陸漂移的假說,因為很難相信有這麽大的力量把原來的大陸塊撕開,讓碎片逐漸漂移到現在的位置。20世紀60年代初,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擴張假說,認為全球構造是海底擴張的直接結果。正是由於海底擴張假說和板塊運動理論的發展,大陸漂移學說重新受到重視。
地球最上面壹層,大概幾十公裏厚,是強度很大的巖石圈,下面壹層,幾百公裏厚,是強度很低的軟流圈,這壹層的物質在長期的應力下是可塑的。巖石圈漂浮在軟流圈上。當地球內部的能量(原生熱和放射性熱)釋放時,地球內部溫度和密度的不均勻分布引起地幔物質的對流運動。地幔對流物質沿著洋底洋中脊的裂縫向兩側移動,不斷形成新的洋底。此外,老洋底不斷向外擴張,在接近大陸邊緣時,在地幔對流的牽引下插入大陸地殼之下,導致巖石圈發生壹系列構造運動。這種對流可以讓整個海底大約3億年更新壹次。巖石圈被壹些活動構造帶分隔,分成若幹不連續的單元,這些單元稱為大陸板塊。Rebichon將全球巖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澳大利亞板塊和南極板塊。海床的擴張導致了大陸板塊的移動。板塊的相互擠壓造成了壹個巨大的山系,從阿爾卑斯山經土耳其、高加索到喜馬拉雅山正是如此。在某些地方,兩個板塊的巖石同時下沈,導致了海底的深淵。此外,板塊運動還引發了火山和地震。目前,板塊運動理論仍在發展中,也存在許多有爭議的問題。
動詞 (verb的縮寫)起源和演變
對地球起源和演化的系統科學研究始於十八世紀中葉,至今提出了許多理論。現在流行的觀點是,地球作為壹顆行星,起源於46億年前的原始太陽星雲。和其他行星壹樣,它也經歷了吸積、碰撞等壹些相同的物理演化過程。地球胚胎形成之初,溫度較低,沒有層狀結構。只是由於隕石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和原始地球的引力收縮,地球的溫度才逐漸升高。隨著溫度的升高,地球中的物質越來越具有可塑性,出現局部熔化現象。此時在重力作用下,物質分化開始,地球外部較重的物質逐漸下沈,地球內部較輕的物質逐漸上升,部分重元素(如液態鐵)下沈到地心,形成致密的地核(地震波觀測顯示地球外核為液態)。物質的對流伴隨著大規模的化學分離,最終地球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地殼、地幔和地核。
在地球演化的早期,原始大氣完全逃逸。隨著物質的重組和分化,地球中的各種氣體上升到地表成為第二代大氣,後來由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進壹步發展成為現代大氣。另壹方面,地球內部溫度上升,使得內部結晶水汽化。隨著地表溫度的逐漸降低,氣態水凝結並降落到地面形成水圈。大約三四十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單細胞生物,然後逐漸進化成各種生物,直到像人類這樣的高級生物形成了生物圈。
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壹的火星,從離太陽近到遠排列第四。中國古代稱之為“郢”。火星外觀呈火紅色,亮度變化明顯,視星等在+1.5到-2.9之間。兩顆衛星,1877年火星相撞時霍爾發現的。火星的軌道為橢圓形,軌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交角為1.9,軌道半長直徑約為1.524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為0.093。由於偏心率較大,火星的遠近天距離為4200萬公裏,所以撞擊太陽時火星與地球的距離變化很大。火星公轉周期為686.980天,平均軌道速度為24.13千米/秒..火星自轉周期為24小時37分22.6秒,赤道面與軌道面的交角為23° 59’(略大於地球),因此火星上有明顯的季節變化。火星赤道半徑3395km,是地球的53%,體積15%,質量6.42× 1026g,平均密度3.96g/cm3,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38%。火星的大氣比地球稀薄得多,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95%)、氮氣(3%)和氬氣(1-2%),水蒸氣和氧氣很少。火星表面的大氣壓為7.5毫巴,相當於地球上30-40公裏高空的大氣壓。沙塵暴是火星大氣中特有的現象,小規模的沙塵暴經常出現。每壹個火星年,也會有壹場席卷全球的大沙塵暴。火星表面大部分覆蓋著紅色的矽酸鹽、赤鐵礦等氧化鐵和其他金屬化合物,因此呈現明亮的橙紅色。火星表面溫度比地球低30℃以上,晝夜溫差經常超過100℃。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溫度在20℃左右,極地最低溫度可達-139℃。火星表面有許多環形山、火山和峽谷。北半球主要由巨大的火山熔巖平原和壹些死火山組成;南半球崎嶇不平,布滿隕石坑。火星上沒有液態水,但有成千上萬條幹涸的河床,其中最長的約為1500公裏,寬度為60公裏,這表明火星上以前可能存在大量液態水。火星的極地被白色的極冠所覆蓋。極冠是火星表面最顯著的標誌,其大小隨季節而變化。夏季半球極冠範圍較小,冬季半球極冠可延伸至60°緯度。極冠由冰和固態二氧化碳(幹冰)組成,溫度範圍為-70℃至-139℃。由於二氧化碳隨著溫度的變化不斷氣化和冷凝,極冠的大小也在不斷變化。極冠內的大氣中約有20%的二氧化碳,含水量比大氣中多得多。如果極冠中的冰全部融化成液態水,火星表面就可以形成厚度為10米的水層。極冠是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在17世紀發現的。火星在很多方面和地球很接近,有壹個堅固的表面,被大氣、季節和季節變化所包圍。它的極冠在夏天收縮,在冬天膨脹,就像冰雪融化和凍結壹樣。火星表面的顏色也隨著季節而變化,就像植物的生長和枯萎壹樣。19年底,火星上觀測到壹條“運河”。因此,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甚至是否存在像人類壹樣的高級生命,成了壹個非常有趣的問題。20世紀60年代,火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證明,所謂的“火星運河”是人眼產生的錯覺,它們實際上並不存在。火星表面顏色隨季節的變化是壹種純粹的氣象現象。火星表面是壹個極其荒涼的世界,沒有液態水,大氣層極其稀薄寒冷,不適合生命存在。1976年,維京探測器1和2在火星最有希望的地區進行了軟著陸,並采集了土壤樣本。在實驗過程中,土壤樣品發生了壹些變化,但不確定這種變化是由微生物代謝引起的,還是土壤中某種化學過程的結果。所以不能完全排除火星上有低級生物的可能。
木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壹顆,從離太陽近到遠排列第五。中國古代公認木星大約12年壹周運行壹次,星期日分為十二個部分,稱為十二次。木星每年經過壹次,年份可以通過木星的星號來確定,所以木星被稱為年齡星。它是天空中第三亮的恒星,最亮時達到-2.4,只有金星和火星比它亮。木星有許多衛星。到1990年底,已發現16顆衛星。1979年,行星際探測器“旅行者”1也發現木星有壹個非常暗的環。木星以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半長直徑為5.205天文單位,偏心率為0.048。它在近日點時離太陽的距離比在遠日點時近大約0.5個天文單位。木星軌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夾角很小,只有1.3。木星繞太陽公轉周期為4332.589天,約11.86年,平均軌道速度為13.06 km/s,木星是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赤道上的自轉周期只有9小時50分30秒,極地自轉略慢。由於高速旋轉,其平坦度相當大,達到0.0648。木星的旋轉軸幾乎垂直於公路,它們之間的角度達到86° 55′。木星的赤道半徑為71400 km,是地球的11.2倍,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為1.9× 1030g,比地球質量大300多倍,是其他8顆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平均密度只有1.33g/cm3,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為27.07m/s2,極地為23.22m/s2。木星有壹個稠密的大氣層,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但也含有少量的氨、甲烷和水。用望遠鏡觀測木星,可以看到大氣中有壹系列平行於赤道的明暗相間的雲,雲的形狀隨著時間不斷變化。這表明木星的大氣中存在劇烈的運動。木星的表面溫度很低。根據理論計算,其表面有效溫度應為105K,但地面觀測和行星際探測器測得的結果高於理論值。對木星的紅外觀測也表明,木星輻射的熱能是太陽接收的兩倍,這表明木星內部存在熱源。木星也有比地球更大更強的磁層和輻射帶。木星的磁層比地球的磁層大100倍。可以分為三個區域。內部區域(距離木星表面20個木星半徑以內)有壹個類似地球輻射帶的強輻射帶;中間區域(從20木星半徑到100木星半徑)的磁力線被離心力扭曲。內部區域和中間區域都以大約10小時的旋轉周期旋轉。外圍區域(木星60-90°半徑內)的磁場很弱,在磁層邊界趨於零。除了非常靠近木星表面的部分,木星的磁場是偶極場,但場的方向與地磁場相反,即地球上指向北方的羅盤成為木星的向導。木星磁軸與自轉軸的交角為10.8。距離木星3木星半徑內的磁場為4或8極,場強為3-11×10-4特斯拉。木星表面的大紅斑,位於赤道南側,長2萬多公裏,寬約1.1,000公裏,略呈蛋形。發現在1660中,雖然300多年來它的顏色和亮度壹直在變化,但它的形狀和大小幾乎沒有變化。大紅斑逆時針方向繞中心旋轉,縱向有漂移運動,肯定不是固體的表面特征。現在認為很可能是大渦,或者是猛烈上升的氣流。漩渦或氣流中含有紅磷化合物,可能是大紅斑顏色的原因。至於大紅斑能長期存在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
土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壹,按照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是第六顆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補星或鎮星。在1871發現天王星之前,土星壹直被認為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土星有很多衛星,1990年底發現了23顆,它還有壹個可見的光環。土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壹個偏心率為0.055的橢圓,其半長直徑為9.576個天文單位,約為654.38+0.4億公裏。它與太陽的距離在近日點和遠日點約為654.38+0天文單位。軌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交角為2.5°。公轉周期為10759.2天,約為29.5年。平均軌道速度為每秒9.64公裏,自轉速度隨緯度變化。赤道上的自轉周期是10小時,14分鐘,在緯度60,是10小時40分鐘。高速自轉使土星呈現明顯的扁圓形,極半徑僅為赤道半徑的965,438+0.2%。土星赤道半徑6萬公裏,是地球的9.41倍,體積是地球的745倍。質量為5.688×1029克,是地球的95.18倍。在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質量僅次於木星。平均密度僅為0.70g/cm3,低於水的密度。由於土星半徑大,密度低,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與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相似。土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並含有甲烷和其他氣體。由密集的氨晶體組成的雲漂浮在大氣層中,有彩色的亮帶和暗條紋,但比木星大氣層中的雲更規則。土星表面溫度約為-140℃,雲頂溫度約為-170℃。行星探測器“先鋒”11發現土星有壹個由電離氫組成的電離層,電離層溫度約為977℃。土星也有磁性?br & gt參考資料:
神秘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