彜族娃娃真幸福。音樂教案1教學目標
1.能夠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動情地演唱歌曲。
2.通過唱歌、跳舞和其他音樂形式,我對學習唱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意境,獨立處理歌曲,並進行創新和延伸。
教學困難
壹個有多個聲調的單詞。
教學準備
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第壹,情境導入
1.導讀:春天是壹個鳥語花香的季節。這個時候出去旅遊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讓我們壹起組成壹個“快樂旅行團”,老師將帶領孩子們去雲南旅遊。讓我們從音樂開始吧!
展示課件:雲南簡介和雲南彜族生活圖片。課件配有歌曲。)
2.問題:這張照片把我們帶到了哪裏?(啟發學生回答)介紹彜族,簡要介紹彜族的風俗習慣、解放後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彜族勤勞、勇敢、直爽的性格和歌舞的民族特色。
3.聽,彜族孩子用歌聲迎接我們...聽聽“彜族娃娃真幸福”的聽覺震撼。
第二,寓教於樂
(壹)自主學習,感受音樂
1,問:彜族孩子唱歌好聽嗎?妳聽到了什麽歌詞?引導學生說“哈裏裏”
2.小結:多麽巧妙——“哈裏裏”是雲南彜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歌詞。
3.妳能感受到這首歌中“哈裏裏”的歌詞嗎?
4.還有哪些歌詞?動情地讀歌詞。
(2)多次聽和學習新歌。
1,再聽壹遍歌,聽的時候註意下面幾首歌的語速。
2.討論歌曲的速度(稍快)
3.什麽樣的情感表達得快壹點比較合適?歌曲的情緒是什麽?(活潑開朗)
4.妳能帶著這種情緒跟著原曲哼唱嗎?
5.學生們表現得非常好。現在讓我們和la壹起唱這首歌。
6.妳能為這首歌寫歌詞嗎?我們壹起來試試,請同學們大膽壹點。
7.妳學會那句話了嗎?唱給大家聽。
8.學生們唱得真好,老師都忍不住表現出來了。妳喜歡嗎?
③唱歌和體驗音樂
1,單手聽鋼琴演奏旋律,驗證音高,註意多音處。
2、完成伴奏,演唱歌曲。適當地給歌曲增加節奏。
3.老師和學生回答龍和唱歌。
4.妳在歌曲中還有哪些絆腳石?讓我們壹起移除它們。
第三,創造業績
(壹)合作探究,創造實踐
1,妳知道嗎?彜族孩子除了會唱歌,還會跳舞。壹起看視頻跳舞。觀看時,請註意舞蹈中的服裝,看看他們的服裝有什麽特點。
2.討論:銀項鏈、白帽子等都是彜族的傳統服飾,也有其特殊的含義。
3.妳能隨著視頻跳起來嗎?
4.讓我們入鄉隨俗,舉行篝火晚會吧!分組排練,形式自定,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完成排練。
(2)表演、展覽和評論交流。
1,各組匯報演出,背景音樂配歌曲。其他學生也可以為它唱歌。
2.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促進改進。
③拓展和拓寬自己的視野。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壹個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彜族只是其中之壹。讓我們繼續旅行,領略其他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感受我國的大好河山。
第四,完美地完成課程
1,討論:妳今天學到了什麽?未來我們該怎麽辦?
2、唱著歌走出教室。結束這節課。
教學反思:藝術課程將自身課程性質定位為人文主義,圍繞人文主題強調藝術學習;重視創造藝術能力形成的環境,強調學生在創造的環境中學習和探索藝術;重視藝術能力與人文素養的融合發展,在明確藝術知識技能和藝術審美能力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強調提高生活情趣、培養尊重、關愛、友善、分享的品質等充滿人文關懷的教學目標。在這門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彜族的音樂、歌舞中感受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少數民族的人文景觀、風俗習慣和服飾。最後,我跳了《阿Xi跳月》,它通篇充滿了民族風情,體現了藝術教學的美。
當然,這堂課仍有壹些不足之處,如語言不夠簡潔,學生A·Xi的《月亮上的舞蹈》舞步整齊。
彜族娃娃真幸福。音樂教案2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歡快的情緒和輕快富有彈性的嗓音演唱《快樂彜族娃娃》,用肢體動作感受彜族民歌的特色魅力。
2.復習×××××的節奏,重點復習×××××的節奏
難點
教學方法、討論方法
教具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壹、組織教學,向師生問好。
第二,聲樂練習
1=C
511 11|221|51 76|5-|
我的小貓叫咪咪,咪咪,
我的小貓尋找她的媽媽,尋找她的媽媽,
76 5|345|×-|572|1-||
叫咪咪咪咪,吳渺!咪咪。
找到媽媽!找到媽媽!吳渺!找媽媽
第三,學會唱新歌
1,導入主題
簡要介紹了彜族的風俗習慣、解放後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彜族人民勤勞勇敢、奔放的性格特點和能歌善舞的特點。
2、享受歌曲的錄制和演唱。
3.視唱練習。首先聽老教師講課,然後學生們會跟著鋼琴壹起唱。
4.學唱歌詞。指導學生根據節奏朗讀歌詞,並要求學生發音清晰。之後和秦壹起唱歌,缺點也改正了。
啟發學生思考如何唱得更好。襯字怎麽唱?再次欣賞歌曲的錄音,了解如何表達歌曲的情感,並引導學生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用不同的形式練習。
第四,這節課的學習,下課了。
這壹課也是壹首具有民族風味的歌曲,這是壹首具有另壹種風格的歌曲。“哈裏裏”是壹個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國風的象征,所以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渲染帶有歡快氣氛的歌曲!有很好的效果。
彜族娃娃真快樂音樂教案3教材分析:
這是壹首彜族兒歌,通過描寫節日期間彜族娃娃們歡歌笑語的生活場景,熱情地表現了彜族兒童的幸福生活。這首歌是兩個或四個節拍,有壹個段落的結構。歌詞簡潔生動,旋律歡快跳躍。歌曲采用明快、活潑、舞動的節奏,用“哈裏裏”這壹具有彜族韻味的襯詞,使歌曲富有民族特色,生動地描繪了壹群天真可愛的彜族娃娃身著節日盛裝翩翩起舞的情景。
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嗓音演唱歌曲《彜族娃娃真幸福》。
2.對彜族風俗有初步了解,對少數民族音樂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要點:學會唱歌
難點:了解彜族音樂的風格。
設計理念: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改變過去音樂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倡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融合的教學過程和方法,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創設便於師生交流的教學環境,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在親身體驗或模仿的過程中啟發學生在探究中主動學習。在這門課程中,我在自己設計的每壹個教學環節中都註重訓練。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用生動有趣的方法解決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體驗音樂、表達音樂。
課程改革的重點之壹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寫作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註重個性發展。這種表演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創造,又發揮了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讓他們自己動腦、自己陪伴、自己編動作,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是學生展現音樂價值取向的最佳形式。
設計理念: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然後介紹這是壹個宋軼,圖為民族村,通過通關激發學習興趣。其次,用生動的方法解決教學難點。進入第二關,學習彜族歌曲。第三關,學跳彜族舞蹈。最後,拓展活動,引入火把節,根據音樂來源和回歸生活的特點,將歌曲與學生的日常遊戲相結合,讓學生在課間繼續拓展演唱歌曲的形式,讓校園回蕩著美妙的音樂,這是音樂教師的責任。
教學過程:
第壹,引入令人興奮的興趣
播放音樂《彜族娃娃真快樂》,老師將表演彜族舞蹈,學生們將進行有節奏的表演,師生共同表演,音樂課以輕松愉快的方式開始。
第二,第壹層次的節奏
1,老師:這麽快就到了民族村門口了。如果我們想進入他們的大門,我們必須通過他們的測試。
2.展示節奏
xx x| xx x|
xx xxxx|xx xxxx|
用聲音和動作來表達。
3.顯示大屏幕“恭喜妳,妳通過了!”
第三,初步聽歌
1,老師:他們用歌聲歡迎我們!(初步聽歌)
2.通過多媒體介紹“壹”字和農舍的相似之處。
3.聽歌拍手。
4.老師:“李阿麗”出現了幾次?
5.老師:這是彜族最喜歡的襯字。唱出來吧。
第四,學唱歌曲的第二個層次
1,介紹歌名,看圖念歌詞。
2.和秦漠壹起唱歌。
3、遊戲接龍:老師唱前半句,唱後半句。
4.老師:妳唱什麽樣的速度和情緒?理解歌詞。
5、樂器伴奏(弦鈴)
6、大屏幕顯示“祝賀您通過考試!敲響壹串鐘來慶祝。
第五,學習彜族舞蹈的第三個層次。
彜族娃娃真快樂音樂教案4教學目標:
1,能以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彜族娃娃真幸福》。
2.仔細聆聽彈撥樂合奏《開心啰嗦》,妳能感受到雲南彜族歡度節日、載歌載舞的火熱場面。
3、在壹系列活動中,能積極地、創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
感受彜族音樂,體驗彜族音樂。
教學難點:
歡快熱情的歌曲演唱
教學過程:
第壹,情境導向:
1,學生隨著音樂伴奏《彜族娃娃真幸福》進入教室。
2、遊戲:“看誰學得快”教師打節奏,學生模仿。
老師:歡迎壹(3)班的小朋友。讓我們壹起玩遊戲。)
a、XX︱XX︱B、XXXX︱XXXX︱
c、XXX︱XXX︱D、XXXXXX︱XXXXXX︱
e、XXXXXX︱XXX︱
(1)學生拍手
(2)啟發創作:用其他方式扇耳光。
二、引入趣味性:
1.導讀:今天,我們加入了“快樂旅行團”,和老師帶領孩子們去雲南旅遊。讓我們從音樂開始吧!
展示課件:雲南簡介和雲南彜族生活圖片。)
彜族娃娃真快樂音樂教案5教學內容:
1.唱:彜族娃娃真幸福。
2.動作:簡單的節奏
教學目標:
1.學生可以用輕快靈活的聲音演唱歌曲《快樂彜族娃娃》。
2.可以用簡單的彜族舞蹈節奏來伴奏歌曲。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學生嘗試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唱歌。
2.難點:彜族舞蹈對動作的掌握。
教學準備:
圖片、紅絲帶、多媒體和課件。
教學過程:
1.音樂節奏引入新課。
唱壹首老師和學生問好的歌曲,輕聲唱音節並做音樂節奏“doremi”
歌曲導入
老師質疑:我國有多少少數民族?妳知道哪些民族?學生思考並回答問題。
介紹這節課的內容:今天,我們要學習另壹首少數民族歌曲。是哪個民族?讓我們壹起聽和思考。學生觀看音樂動畫《彜族娃娃真幸福》,並回答問題。
2.通過結合音頻和視頻學習唱歌。
(1)課件展示了解民俗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介紹彜族風俗。
(2)?了解歌曲結
給我看看問題:歌曲中的哪句歌詞給妳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它在歌曲中出現了多少次?它出現在句子的開頭還是結尾?
師生的節奏解決了第壹個問題
學彈琴,聽解決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
(3)?熟悉歌曲並掌握旋律
A老師與學生同步演唱,並用手勢區分四個“哈裏裏”的低位、中位和高位。
老師B根據歌詞的旋律在黑板上貼了四張“哈裏裏”音樂卡。老師用紅花代表相同的短語,用樹葉代表不同的短語?。)
c .師生演唱歌曲並初步掌握歌曲;(老師用“拉”和學生壹起唱“哈裏裏”)
教師和學生總結旋律的特點。
(4)?熟練記憶歌曲內容?
老師展示課件。
彜族娃娃提問:我們脖子上戴的是什麽?妳穿的是什麽?妳頭上戴的是什麽?我們的心情是什麽?
聽歌曲並回答問題。
老師用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展示歌曲內容,學生背歌詞。
試著和老師壹起唱這首歌的第壹段。
(此時註意:應提醒學生用靈活的聲音表達歌曲。)
(5)合作討論並作曲。
老師指導學生填詞。
老師: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我們能唱歌跳舞嗎?學生相互討論,師生共同解決第二段歌詞。出示歌曲《彜族娃娃真幸福》的歌名,讓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6)
老師示範了簡單的彜族舞蹈節奏。
學生們手拉手練習掌握節奏、聽歌和跳躍。
發展
老師:同學們,妳們知道彜族有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嗎?今天,我們還和彜族孩子壹起過火把節,好嗎?
老師和學生壹起表演遊戲。
3.課程結束擴展摘要
老師引導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獲。
老師:我國有幾個多民族國家。我國有56個少數民族,56個民族有56朵以上的花。超過56朵花就是壹個家庭。讓我們熱愛我們的祖國和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