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書法作品欣賞
大康書法作品圖片1
大康書法作品圖片2
大康書法作品圖三
大康書法作品圖片4
大康先生書法作品
大康百貨康殷(1926-1999)。男,漢族,祖籍河北樂亭,1926年4月出生於遼寧省易縣。尤溪書畫篆刻。65438年至0944年進入吉林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習西洋畫。我年輕時從事文物工作,刻苦學習古代碑文、秦篆、書法、繪畫和雕塑。中國當代古文字學專家,古代印章篆刻家,書畫家。1999於6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3歲。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大康討厭被稱為書法家。其實學者是最重要的,書法家是最後的。
中國書法藝術的起源
中國的書法藝術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聲音不能在不同的地方傳播,而是停留在不同的時代,於是文字誕生了。因此,作者是意義和聲音的蹤跡。?結果,文字產生了。書法藝術的最初作品不是文字,而是壹些描繪符號——象形文字或圖畫文字。描繪漢字的符號最早出現在陶器上。原始描繪符號僅代表混沌的粗略概念,沒有確切的含義。8000多年前,黃河流域出現了磁山文化、斐濟文化和李崗文化。在斐濟和李崗出土的手工陶瓷上,有許多類似文字的符號,它們是先民的交流功能、記錄功能和圖案裝飾功能的混沌結合。雖然這些漢字現代人無法辨認,但它們確實是漢字的雛形。
在大約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遺址之後,立即出土了壹些簡單描述類似文字的彩陶。這些符號與圖案區分開來,推動了漢字的發展。這可以說是中國漢字的起源。
然後是二裏頭文化和二裏崗文化。在二裏頭文化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24種有刻痕的陶片,其中有些刻痕與殷墟甲骨文相似,而且都是單個的獨立文字。二裏崗文化被發現有文字系統。這裏發現了三塊有文字的骨頭,兩塊有壹個字,壹塊有十個字,似乎是為了練習刻字而雕刻的。這使文明又向前邁進了壹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壹種模仿本能,用於對特定事物進行形象化。雖然簡單混亂,但已經有了壹定的審美趣味。這種簡單的書寫因此可以被稱為史前書法。
從夏商周開始,經過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漢時期,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也促進了書法藝術的發展。在此期間,各種書法風格相繼出現,包括甲骨文、金文、金石、竹簡、朱墨手跡等。其中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字體在百家雜體的篩選淘汰中定型,書法藝術開始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