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朝中葉,嶽飛的故事開始廣為流傳。成化年間寫的《仲晶紀》,只提到嶽飛背上有“以純心救國”四個字。
劇情簡介:宋朝元帥宗澤病重。他給嶽飛加封,吐血而死。杜充奉命加封,對抗金不利。嶽飛情緒低落,私自回家探望母親。婆婆力勸嶽飛回營抗敵,並在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讓她永遠以報國為目標,報效祖國壹生。
擴展數據:
歷史記錄
在宋代,由於高宗殺了嶽飛,而秦檜又是宰相,所以關於嶽飛的史料很少,即使有,也大多篡改了歷史真相。
《金拓四編》是研究嶽飛最重要的史料。在為嶽飛平反後21年,他的兒子開始搜集資料,整理他父親的歷史,嶽飛的兒子孫寫了壹份草稿。書中沒有嶽飛背上紋身的記載。在宋代,無論是筆記還是野史都沒有記載。
婆婆紋身最早見於元人編纂的《宋史》(卷380)和《何註傳》。賀鑄審問嶽飛時,看到“後面有‘精忠報國’四個字,深入肌膚”。但書中並未註明這四個字出自“婆婆”之手。《年譜》引用唐門嶽氏族譜,稱“精忠報國”二字,乃靖康初姚所刺。
但唐門嶽氏族譜出現很晚,史家判斷“多有訛誤”。姚是壹個普通的農婦,沒有受過教育,所以她應該不會紋身。而姚卻鼓勵兒子“從軍報國”,這在《金拓納粹匯編》卷九中有記載。
百度百科-婆婆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