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背壹個單詞要多久才會變成長時記憶?

背壹個單詞要多久才會變成長時記憶?

余老師談英語單詞記憶方法

李:妳好,余老師!很高興今天能采訪妳。我們都知道詞匯是語言的基礎,也是外語學習和外語考試,尤其是GRE考試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外語學習者非常關註單詞記憶。記英語單詞有很多方法。妳認為使用這些方法應該註意什麽?

於:對於普通的英語學習者來說,要想達到更高的英語水平,不僅僅是背單詞的問題,還需要聽、說、讀的能力。詞匯量的多少對閱讀能力有影響,但只起壹半作用。尤其是想學好壹門語言,把單詞運用到閱讀中的人,背單詞要完全在閱讀中完成。

我提倡有目的地背單詞,也就是所有背下來的單詞都會出現在閱讀文章中。比如,妳要學習《新概念英語》第三冊,就要先把這壹冊60篇課文的單詞全部背下來,以免讀課文時翻字典。邊看文章邊查單詞有很多弊端。其實是浪費妳的時間,影響妳的閱讀能力。壹邊查字典,壹邊讀課文,就是每次遇到生詞都要查字典。有些同學雖然用電腦搜索單詞的速度更快,但還是要花大量的時間在音標上,然後根據上下文判斷出搜索到的單詞在文中的中文意思是什麽,並記在書上。這樣做必然會使閱讀成為壹種斷斷續續的行為,讓人很難感受到閱讀英文文章的樂趣。我們看中文小說,絕不會因為不認識壹兩個成語就停下來查字典,除非妳想把它當教材學。

所以我覺得現在最容易誤導的方法就是讓學生邊看邊查單詞。最後,他們背不出單詞,也讀不好。所以我建議背單詞和看文章分開來做。但是如果詞匯量不夠,閱讀文章就會遇到很多障礙;沒有壹定範圍的背單詞是盲目的。所以要把閱讀和背單詞結合起來。怎麽結合?就是保證所有的單詞都是妳將要閱讀的文章中會遇到的單詞。選擇壹本開頭有詞匯量的教材尤為重要。

教材中選取的文章壹般都是有代表性的,也就是說妳學過的詞匯,壹般都能在以後閱讀其他文章時出現。在中國想提高外語水平,背的單詞壹定是實用的單詞。實用詞的標誌是以後看英文雜誌(如《時代》、《新聞周刊》、《中國日報》)或英文書時能碰到的詞。這樣背單詞才有意義,有意義。不然我就是背單詞(我自己背過朗文詞典,到現在已經忘了壹半了),所以我背完就不用背了,當然忘了。

我的經驗總結如下:第壹,背單詞要和閱讀掛鉤。第二,閱讀文章中單詞的難度基本接近文章的字數。如果200-300字的文章有將近壹半是生詞,那麽閱讀就完全沒意思了。第三,不要強調大而空,動不動就背壹本字典。這只是為了炫耀自己,沒有必要。妳實際上應該背誦妳遇到的文章中的單詞。閱讀需要閱讀,另壹件幾乎和背單詞壹樣耗費時間的事情就是句子結構的解讀。如果妳沒有解讀句子結構的能力,背單詞是沒有用的。

李:我在教大學英語四級閱讀課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遇到了妳提到的問題:他們知道每個單詞,但他們不能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

於:這是因為對句子的解讀能力不夠。中國學生有兩大問題:聽說水平相當低,但口語的句子結構比較簡單,只要努力去聽和說,提高並不難。最難解決的問題是閱讀的兩大障礙,即詞匯和句子結構。

李:所以我在寫《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精要》的時候,特意選取了歷年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理解題中的65,438+000個難句,分析了它們的結構,並給出了中文翻譯。我覺得從四六級到托福都有理解句子結構的問題,而在GRE中,這個問題集中在句子填充上。於老師,妳剛才講了記單詞要註意的壹般事項。現在請結合具體考試(主要是托福和GRE)談談常用的背單詞方法。

於:剛才我說要從實用的角度記單詞,使用點進壹步針對具體考試比如托福,GRE。市面上流行各種GRE詞匯書,包括我寫的《GRE詞匯精選》,把考試中常見的單詞羅列在壹起,目的是給學生指定單詞記憶的範圍。所以有同學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單詞其實很簡單,我們只是為了考試而記住這些單詞。”考完試看其他文章時,40%的單詞永遠不會被觸及,所以它的使用量只有壹半多壹點;托福單詞比較好。考完試,遇到他們的可能性是70%-80%。我經常對學生說的話是:把單詞背到考試那天就行了。中午12考試結束,全忘了也沒事。

李:妳在GRE詞匯選擇中提到了很多記憶法,其中分段聯想記憶法我有很深的體會。英語四級考試中有時會出現奇怪的詞,比如fatigue,這是壹個法語單詞,翻譯成中文就是“疲勞”,“疲勞”這個詞的中文發音和這個英語單詞的前兩個字母fa是壹致的。後來,我引用了妳的經典例子魅力(中國崛起毛),這是壹個很好的方法。這是不是意味著只要記單詞就不用考慮記憶方法是否科學了

於:背單詞沒有科學問題。能幫助記憶的方法是最科學的。科學為人類服務。如果它不能為人類服務,這種科學可以省去。妳剛才說的胖其實很好記的。前面的f-a-t胖,後面的gue可以想象成疲勞,再加上壹個I-I,胖了還吵,不就是把自己累壞了嗎?在記單詞的時候,妳總能想出壹些辦法,別人也在幫妳思考。每個人記單詞的方向感是不壹樣的,但是無論妳怎麽想,都不可能想到所有記單詞的方法,所以自我創造力很重要。但是創作有幾個前提。第壹種是認識大量單詞的重要方法——記詞根和詞綴。準備GRE和托福考試的學生,為了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單詞,100%記住詞根和詞綴。詞根清楚的話單詞更容易記住。比如bio這個詞的詞根是“生命”的意思,biology是“生物”的意思,抗生素是“抗生素”的意思,autobiography是“自傳”的意思。這樣抓住bio的詞根就可以壹下子記住很多單詞。這樣,把幾組單詞放在壹起記憶要比單獨記憶壹個單詞容易得多,雖然如果把詞根和詞綴都背下來,記憶大量單詞會容易得多。

李:英語詞匯中有相當壹部分來自法語、拉丁語和希臘語,詞根和詞綴都與這些語言有密切關系。

於:英語詞匯的形成還是很有規律的。妳要記住詞根和詞綴(總數在* * * 1000左右)。我寫過壹本關於詞根和詞綴的書,叫《英語詞匯速記大全(壹)詞根和詞綴記憶法》。

李:妳的書適合什麽層次的讀者?

於:主要適合托福和GRE考生,不適合中學生。裏面有多少字?壹個詞根平均能帶出10個單詞,非常有用。我自己的詞匯量增加主要靠學習詞根和詞綴。我相當提倡學生在背單詞之前先熟悉詞根和詞綴的意思。

李:我們經常註意生僻字,有些常用字也可以用這種方法通過分析詞根和詞綴來記憶,對嗎?

於:對。其實大量的常用詞都是由詞根和詞綴組成的。比如前綴rejection(向後)和詞根fuse(流動)構成“回流”的意思,引申為“拒絕”。像這樣的詞,如果拆開來背,特別有意思。第二,壹定要知道這些詞的來源,因為有些詞包含壹定的典故。

李:我記得妳在詞匯書中提到沙文主義時,還講了戰士的故事。

於:對,其實英語單詞裏有很多典故,而且用得還挺普遍,比如(漢奸),指的是希特勒時期的挪威首相賣國賊,後來成了“賣國賊”。Maverick這個詞的起源與美國的壹個牧場主有關。他和別人不壹樣:別人給牛羊打牌子,自己寫名字。如果他堅持不這樣做,他的名字就變得“與眾不同”。如果知道這些帶典故的詞的出處,記憶起來就會有血有肉的感覺,更容易記住。

李:在妳的書出版之前,我很難記住詞根和詞綴。後來我在研究詞源的時候,也註意到了妳剛才提到的方法。從這個角度看,人類似乎有壹種追根溯源的天性。

於:我想,人只有知道了本源,才會有明鏡般的感覺,才會豁然開朗。比如“朝三暮四”和“朝三暮四”這兩個成語背後都有典故,所以壹個外國人學起來是很困難的,因為他不能理解這些成語的由來。想知道“剁剁”,必須讀秦楚史;要理解“朝三暮四”,就要知道猴子和人的寓言。對於我們來說,這些典故從小就讀過,自然耳熟能詳。每個單詞後面都有文化內容,所以了解文化再學習詞匯會非常容易,也會更有趣。

所以外國人學中國的成語是很累的,因為中國的成語有壹半以上是有歷史淵源的。比如外國人看了,永遠不知道是什麽意思。可見,中國人學外語比外國人學中國的成語要容易得多,因為很多外語詞匯背後的故事都很簡單,比如tantalize,壹個來自坦塔羅斯的人物,犯了罪。低頭喝水,水會掉下來,妳就永遠受苦了。所以蘋果和水就成了誘餌,誘惑行為就成了常用詞tantalize。知道了這個故事,妳會覺得這個詞很有意思。另壹種方法是用語音提示來記憶。中國學生在這方面很聰明。舉個例子,妳剛才說,當妳記憶疲勞的時候,妳想到的是“缺乏”,意思是用拼音來記憶。在這方面,同學們也想出了很多很好的例子,比如混沌。有的同學用拼音拼成“吵死”,壹下子就記住了。有刺痛,就是因為蚊蟲叮咬或者雪打在臉上而感到刺痛。翻成拼音就是“叮”,ting就是“叮”,le就是“了”。被咬了不是很刺痛嗎?拼音的這種記法有時很有效。

還可以利用漢語聲音的暗示,也就是說這些漢語聲音壹寫出來就可以翻譯成漢語意思,可以和單詞的意思聯系起來。我經常給學生的壹個詞就是馬屁精。如果我翻譯成“三口糞”和“馬屁精”,我就講壹個和“三口糞”有關的故事:春秋時期,被越王夫差抓住後,極力討好吳王夫差,以免被他殺死。有壹次吳王病了,勾踐去嘗他的大便,告訴吳王夫差:“吳王的病不嚴重,因為大便沒有臭味。”古人看病壹般都是從大便的氣味來判斷是否重病。吳王夫差聽了很高興,就把勾踐放了回去,經過十年的努力,勾踐反而殺了夫差。當時越王勾踐嘗了吳王夫差的屎,就是為了拍吳王的馬屁。“三口屎”不會變成“馬屁精”嗎?還有滑,可以拼成“站著不動”,其實有很多詞可以用這種聲音提醒妳記住。

李:其實英語中有些詞的音義是有壹定關系的,比如sliding,gl表示閃爍,and的結尾是表示不舒服的聲光,比如glare,flare。

於:這也是壹種方法,還有妳剛才說的拆解法,把單詞分成幾個部分來記憶,而這些部分恰恰是妳所熟悉的單詞。比如大屠殺,壹分為二,群眾是指很多人,壹畝就是壹畝地殺,不是大屠殺嗎?把單詞分解就是分段記憶法。

李:其實,聯想記憶法早在亞裏士多德時代就提倡了。

於:是的,我覺得這個方法很有用。其實蘇軾和王安石把中國的方法解釋為漢語單詞記憶法是非常準確的。至於說通過拆解就能知道壹個漢字的詞根,其實未必如此。針對“浪是水的皮”,蘇軾反駁說“那‘屎’就是死米!”(哈哈)當時這個例子成了笑話。其實我們初中的時候記漢字並不難,因為我們已經不再用壹橫壹豎壹左壹按的記憶方法了。比如“鞭子”由革命的“皮”和方便的“凳”組成。這個記憶法有兩個概念要記。同樣,記憶英語單詞更好的方法是將單詞分解成兩三個概念,而不是壹大堆字母和符號。符號沒有個性,但被分解成概念後,每個部分都有個性。比如屠城,本來有八個字母,沒有個性,但是拆成兩個字mass和acre,就有個性了。個性和意義的結合讓它更有趣。

李:比較記憶法,別的書可能也有涉及,但具體提出並升華為普遍意義的是人。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有幾個詞,壹個是minnow(小魚),壹個是winnow(吹走雜質),還有經典的daunt(恐嚇),嘲諷(嘲諷),vaunt(炫耀),gaunt(憔悴)。我們新東方學校編的逆序詞典就是基於這種比較記憶法。

於:對,逆序詞典在後半段列出相近的單詞,這樣通過對比助記符,單詞就不容易混淆了。比如雙胞胎分開讓妳認,妳往往不知道哪個是姐姐,哪個是妹妹;當他們站在壹起時,妳能認出他們。所以越是相似的東西,越是要放在壹起鑒別,分開後就不會有區別了。我最喜歡舉個例子:香香。前者惡名昭彰,後者香艷無比。這兩個單詞只有壹個字母的區別,前者是L,後者是r,學生經常出錯。我告訴學生們把F想象成壹朵花,把L想象成壹根挖屎的長棍。這樣,他們的差異就在比較中凸顯出來了。其他類似的詞也是如此。妳剛才提到minnow和winnow是“小魚”的意思,minnow是“幼谷”的意思。它們的區別是壹個是W,壹個是M,妳可以把M想成小,W想成風,風是用來吹走雜質的。小就是小魚的意思。這樣,兩個詞就不會混淆了。

李:我發現很多人都是這樣背GRE詞匯的。

於:但是聯想記憶法壹定是和單詞本身相關的,壹定是圍繞單詞的,因為最終目的是記住單詞。

李:這些記憶方法對托福和GRE考試非常有效。妳覺得哪個最有效?

於:我覺得壹切都好。這麽說吧,詞匯量少於兩三千的時候,單詞都是從學習中獲得的,不需要考慮詞匯記憶的問題。這時候主要是掌握英語基本功,不需要背很多英語單詞。比如高考的詞匯量要求是兩三千。像我女兒,她記單詞的方法特別簡單,就是g-o,Go;C-o-m-e,來,讀壹下。就像我們小時候,學會寫100遍。背單詞之所以需要這麽多方法,是因為我們的詞匯量已經達到了壹定的水平,需要跨越式的背大量的單詞。

李:我認為認為從小背單詞需要全面的方法是壹種誤導。我認為四級及四級以下的英語學習者不應該花太多精力在背單詞上,而應該在學習中學習單詞。

於:四六級那麽多單詞(四五千),為背單詞創造的方法,加上兩三千的詞根詞綴,不太合適。GRE要背2萬字,必須有方法。背單詞要分層次。盡量節省精力和時間。很多人問我:“余老師,妳怎麽記得貓頭鷹這個詞?”我說:“需要問嗎?它由三個字母組成。只要看看就記住了。不需要這麽解釋:O是貓頭鷹的眼睛,W像貓頭鷹的羽毛,L像貓頭鷹站立的樹枝。用這個方法記幾次,不如記O-W-L和OWL!”

李:壹些學生很困惑:如何使考試時記住的單詞持久?

於:如果妳想讓背過的單詞在短時間內不被忘記,特別是在將來,最好的方法就是經常閱讀英文報紙和雜誌。妳是讀報專家,這方面應該有好的方法。

李:我們新東方英語系列有壹個欄目叫“時事文章選讀”,刊登最新的英美報刊時事文章,並提供專家翻譯供讀者參考。讀者可以通過閱讀這些文章來完全鞏固自己的英語詞匯。

於:這個方案不錯。

李:關於記憶,有壹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問題。很多同學在背GRE和托福單詞的時候,都有反復背單詞的方法不對的問題。如何把握這種重復,尤其是開頭的重復頻率,大家有什麽建議嗎?

於:重復密度上,第壹個月要達到8-10次,壹個月後壹個月重復2-3次。當時我把背過的單詞寫在壹頁紙上,並在這壹頁的右上角標註了第壹次背的日期。反復看完之後,壹般每頁至少要寫兩個“正”字,也就是說背了十遍,以後記憶間隔可以比較長。

李:我再問壹個問題:妳建議讀者如何使用妳的“GRE詞匯”,即紅色聖經?

於:我正在修改這本書。我覺得2001版會是壹本越來越好的書。我會補充我通過GRE考試的內容。至於最有效的用法,就把它當成GRE必備的書,反復記背就好了。詞匯書的意義就是參考書。當妳掌握了這個工具,就是壹個怎麽用的問題。希望大家不要背單詞的負擔。

李:“壹句話勝過十年書”,這是我今天才明白的。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訪。最後,請給努力學習的同學們壹句話!

於:好吧,盡妳所能,妳會得到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