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有兩種美妙的音樂——韶樂和武樂。燒樂起源於古代舜帝,是壹種集視覺和聽覺於壹體的綜合藝術。這聲音優雅宏大,這舞蹈優美動人;武樂是周武王的音樂名。其聲音雄渾豪放,但曲調有些晦澀,略遜於少樂。
邵樂尤其受到孔子的推崇。聽完少樂的話,他感到安靜,甜蜜,壹種前所未有的震撼。因為它不僅有獨特的外在形式,還有完美的旋律內涵。是和平盛世產生的音樂,和諧的聲音在曲調中四處飛揚。其內容主要是贊揚舜接受禪宗,繼承堯的德治,以德治國。這符合孔子提倡文化統治,輕視武學的政治主張。
所以孔子認為這種音樂“既美又好”。武樂也是壹種風格獨特的音樂,但與少樂相比,武樂的內在方面稍顯不足。因為這裏既能聽到周朝的功過,也能聽到伐周的陷阱。所以孔子認為這種音樂是“完美的,但不是完美的”。
後來,孔子遇到了吳國的禮部大夫吳季劄。孔子和他談論音樂。說到少樂和武樂,雙方誌趣相投,十分投機。為了更好地了解少樂,孔子在齊國學習少樂三個月。他如此專註於音樂,以至於不知道吃肉是什麽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