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詞完全不同,不要混淆。“急”是客家話中的壹個詞,很少單獨使用,即“公爺爺”和“奶奶”。
特產:陽江市白沙鎮有壹種大米叫鵝炒飯。
廣州人
粵語,俗稱白話,也叫粵語。聲調語言是漢語方言,屬於漢藏語系。粵語是廣府族群的母語,是廣府文化最重要的基因和最鮮明的標誌。粵語在廣東中西部、廣西東南部、港澳和東南亞部分國家或地區以及華南華僑社區廣泛使用。
粵語可分為廣州話、佛山話、東莞話、圍頭話、珠海話、中山話、江門話、龍門話、肇慶話、雲浮話、清遠話、湛江話、茂名話、陽江話、?老話,廣西的標話、瓦話、港澳話、南寧話、梧州話、玉林話、貴港話、北海話、防城港話、儋州話、海南的麥話等。
關於粵語的起源有壹些說法,比如北方中原的雅言,楚國的楚語。從漢代到唐宋,中原漢族不斷向嶺南遷移,促進了粵語的發展和定型。元明清以來,粵語變化不大。
粵語是保留中古音成分較多的南方方言之壹,最突出的特點是完整保留了中古音常見的入聲,聲母、韻母、聲調與《古漢語規範韻書》高度壹致。
清代學者陳力認為,廣州方言的聲調與隋唐時期的韻書《切韻》壹致,因為“中原人遷居廣州已逾千年,今廣聲為隋唐中原之音。”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認為粵語是唐朝的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