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有哪些詞在中國消失了?

有哪些詞在中國消失了?

消失的語言:女真語、契丹語、突厥語、巴特巴蒙語、切斯特語、博盧語、土霍洛語、西夏語、玉真文。

1,女真語

女真文字是金代女真創造的文字。根據《金史》的記載,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命令洪雁模仿契丹文字和漢字來制作女真文字。《女真漢字》頒布於天府三年(1119)。金熙宗元年(1138),創制了壹個新字,叫“女真小字”。傳世的女真小字主要是類似方形漢字的單個文字。

2.契丹語

契丹語是遼代契丹人參照漢字創制的文字,屬於漢字的衍生文字,在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具有官文地位。有兩種性格:大的和小的。大字和小字都有表意和音韻成分,小字比大字有更多的音韻成分。雖然對大字和小字還沒有完全解讀,但對小字的研究比大字更充分。

章宗明昌二年(1191),契丹語被勒令停止使用。

3.突厥語族的

突厥文字是公元7 ~ 10世紀突厥、維吾爾、查加斯等民族使用的壹種表音文字。也被稱為Erhun-Yeniseven和突厥語Lunic。它經過今天中國的爾渾河流域、葉尼塞河流域和新疆、甘肅的壹些地方。突厥各種文獻中使用的字母數量和形式不壹,壹般認為有38 ~ 40個字母。大部分來自阿拉姆字母,部分來自突厥氏族或部落符號,部分是表意符號。

4.西夏語

西夏文字又稱河西文字、範文文字、西夏文,是西夏黨項語的文字記錄。它屬於漢藏語系的表意文字系和羌語支。西夏人的語言已經失傳,與現代羌語、木雅語關系最為密切。在之前的大清元年,西夏的正式稱帝,他命大臣葉立人創建大清。歷時三年完成,五千多字,方方正正,筆畫復雜,結構上模仿漢字,又有自己的特色。

曾在西夏王朝管轄的寧夏、甘肅、陜北、內蒙南部等廣大地理區域盛行約兩個世紀。元、明兩朝至今仍在部分地區流通約三個世紀。西夏語專家李認為西夏文字全部為5917字,而實際上有意義的字是5857字。

5.巴斯巴蒙文

是元朝忽必烈統治時期“國師”八思巴創造的蒙古文字。在國際上被譽為“八思巴蒙古語新詞”。它的產生和普及在壹定程度上推動了蒙古社會的文明進程。隨著蒙古帝國的滅亡,八思巴逐漸被拋棄,成為壹種“死亡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