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壹年級的孩子不愛學習怎麽辦?

壹年級的孩子不愛學習怎麽辦?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要做以下三種行為:

1.避免“陪讀”。有些家長為了不三心二意,就坐在壹旁監督孩子,這無可厚非,但這種“陪讀”會造成孩子的緊張,不利於學習。

2.避免“指指點點”。有些家長會在孩子的作業中指出錯誤或者不會馬上去做,這會阻礙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

3.三忌,“加作業”。父母看到孩子快寫完作業了,怕孩子浪費時間。這將破壞他們做作業的感覺,並可能導致他們做作業的拖延。

那麽具體應該怎麽做呢?邊肖為那些為孩子不願做作業而煩惱的父母們整理了壹些建議。

第壹,不要著急,理解孩子。

剛進小學的孩子,要學的東西很多;習慣做作業是要求之壹,做不好很正常。父母不必如此焦慮。有些孩子適應能力更強,有些則更差。首先,他們應該采取理解的態度,而不是指責的態度。

歸根結底,我們做父母的無論如何不能代替孩子去上學。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學習和做作業是他自己的事,不管好不好。他要承擔作業做得好或做得不好的後果,父母的作用只是引導、啟發、提醒他,在他心平氣和的時候告訴他這些道理。

案例:

我壹直跟大寶說:“爸爸媽媽的工作就是照顧好妳和鮑曉,給妳們創造壹個更好的環境。那妳的工作就是好好學習。我不要求妳考65,438+000分,但妳壹定要全力以赴去學習,做到最好。我當然樂意拿100分,只要妳不拿100分。

第二,要分析孩子拒絕做作業的原因,然後對癥下藥。

案例:

大寶當年拒絕寫作業,因為作業機械重復。讓孩子們寫壹個他們已經認識20次的單詞是不合理的。現在孩子在學前班的時候,已經提前學習了很多壹年級課本內容。很多壹年級的作業都是重復之前的內容。大寶總是很勉強的跟我說這個詞,我早就寫好了。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寶壹般都會沖過去救女兒:“爸爸幫妳寫”。大寶總是樂呵呵地沖過去抱爸爸。我當時也覺得寶爸有點太寵孩子了。會不會讓大寶成為依賴的習慣?但是現在,也許是寶爸的態度讓大寶覺得被理解了。現在,即使遇到會寫的字,她也會壹筆壹筆地寫,保持著學習的興趣。

還有壹種可能是作業太難了。我和大寶的老師交流,感覺現在的老師都不容易。沒錯,國家提倡素質教育,但是最後用什麽來評價老師呢?還是成績,因為只有成績才是有形的。所以老師為了提高學生成績,要布置很多高難度的作業,讓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考試前要做很多卷子和輔導資料。

我和寶爸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學。我們小的時候,哪裏有教材?所以我總是對大寶年齡以外的作業,比如手抄報,掉以輕心。能讓她做什麽就讓她做什麽,沒必要強迫她做。

第三,不能使用暴力或粗魯的語言,對孩子不能太小心。

當孩子不做作業時,父母感到焦慮是正常的,但他們永遠不應該用打耳光或冷嘲熱諷來解決問題。朋友告訴我,有時候兒子煩了,我會和老公壹天打兒子好幾次。我強烈反對。我千辛萬苦十月生個孩子不是為了打他。

另壹方面,我也強烈反對冷暴力——也就是用諷刺的(比如“如果可以,妳就不用寫作業了”)、辱罵的(比如“我從來沒見過這麽蠢的人”)、嘮叨的(比如“妳怎麽不寫作業了?我跟妳說過很多次了),懇求(比如“請快點做作業”)和孩子溝通。也許吧。

案例:

大寶有壹次在學前班忘了做作業,周日晚上就哭了。我說她有三個選擇:馬上寫,明天壹早起來,或者告訴老師不要在學校寫。最後,她選擇了第二天壹早起來寫作,即便如此,那天早上她還是上學遲到了。

從此以後,只要到了周末,我只需要告訴她,“媽媽只提醒妳壹次,早點寫完作業,不要等到周日晚上再寫。”至於什麽時候寫,寫什麽,那是她自己的事,她自己安排就可以了,不需要太詳細。

在校門口接大寶的時候,經常看到家長們在比較老師今天讓我做什麽作業。如果孩子上了壹天課不知道怎麽記作業,需要媽媽做這些事情,那孩子還能做什麽?

第四,多和老師溝通。

壹個好老師可以改變壹個人的壹生。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老師的話的力量要比家長的強大得多,所以多和老師溝通,可以引導孩子走向健康的人生軌道。

案例:

大寶壹年級學了壹個詞“聲”,老師讓他預習。大寶在字典裏查了壹下,造了壹個詞“今聲”(相對於“古聲”,指的是今聲等。).第二天,大寶傷心地對我說:“媽媽,我的作業被打了個X”。我壹看到,二話不說就開始和老師交流。還好老師開導了。不知道又不肯查字典的老師會直接出錯。低年級小學生最好掌握常用詞的用法。這個我能理解,但是我跟老師說了要照顧大寶主動查字典。比起壹次考試的分數,我更看重孩子對自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經過這次溝通,老師匿名表揚了大寶第二天上課主動查字典單詞的行為,大寶學習語文的興趣越來越高。其實老師也需要家長更多的溝通和反饋,讓她(他)了解教學效果,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

對孩子有信心,多表揚。

我不記得哪位教育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問題是,沒有耐心的父母和老師常常“成功地”把壹個天才教育成“平庸之輩”,把壹個孩子推向失敗。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是不是每件事都做得很好,無可挑剔?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問題,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導和創造性的教育方法,需要父母對他(她)堅定的信心。我對朋友說:“我不相信妳兒子沒用,他壹定有值得妳表揚和肯定的地方。真誠地表揚他做得好的地方,然後為他制定合理的計劃,他壹定會非常享受學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