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楷書被稱為真書。楷書和真書只是趙孟頫作品的不同叫法。
《趙孟頫開文子》由齊魯書店於2010出版。作者為魏和。本書收錄趙孟頫楷書千余字,提高了讀者的古典文學和書法水平。
《元史》原說“孟頫之書法、書法皆古今之冠,故以書之名為世”。他的書法嫵媚飄逸、工整嫻熟,被世人譽為“趙體”,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壹座藝術高峰。後人對趙孟頫的書法評價很高:“上下五百年,萬裏無壹書。”他的書法在亞洲國家也很受歡迎。趙孟頫的行書和草書主要師從王羲之和王獻之,而他“引以為傲的右軍之書”是《蘭亭集序》,所以“其體近...他得到了壹個大訂單”。趙孟頫的書法以楷書和行書見長,《錢文子》是其代表作之壹,歷代書家對其推崇備至。關於書法理論,趙孟頫提出:“學書法有兩種方法,壹是筆法,二是字體。筆法精煉,雖善亦惡;雖然還是熟的,但形狀很好。學書可以解決這個,然後就可以講書了。”他補充說:“在思考古代書法的同時學習書籍是有益的,並知道使用鋼筆的意義。”
趙孟頫(1254,10 ~1322,七月),漢族,宋雪路人,又名水鏡宮道人、古爾波,中年孟頫。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之孫,之孫,趙之孫;他的父親趙、陳曾任南宋侍郎,還擔任過臨安太守和浙西使。
趙孟頫博覽群書,擅長詩文,經濟知識淵博,工書法,精繪畫,擅長金石,性情流暢,懂得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在元代取得了最高成就,開創了壹種新的繪畫風格,被稱為“元人之冠”。他還擅長篆書、隸書、真跡、書法和草書,尤其擅長楷書和書法。其書風飄逸靈秀,結構工整,筆法嫻熟,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