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那些說關羽的兵器不是青龍偃月刀的,無非是根據《三國誌》裏的記載推測而已。《關羽傳》沒有記載關雲長用的是什麽兵器,只說他斬首閻良的時候寫道:“騎馬刺人。”。有人根據“刺”字武斷地認定關羽用的是矛而不是刀。
這個依據絕不足以辯駁!
從字體上看,“刺”字——“側立刀”是側面的造型,也就是“刀”字可以看出這個動作確實與刀有關。
從詞義上看,《新華字典》對現代文學中的文身有六種解釋:
1.用鋒利的東西刺穿或殺死。
2.暗殺
間諜,間諜
4.用嚴厲的話來批評和嘲笑別人的缺點和錯誤
5.像針壹樣鋒利的東西
6.姓名荊棘,名片
想必那些說關羽用槍用矛的人,主要是按照第壹種意思理解的,這是主要的誤解。“刺”字在古漢語中有殺人的意思。就現代漢語而言,還有“刺”字。不能說“刺”就是“穿透或殺死某種尖銳的東西”來殺死目標。有實例證明,如《左傳》所記載,“刺子以抑”,“刺”即“殺”。所以不能盲目的認為關羽用的是槍和矛。
古書《古今刀光劍影錄》寫道:“關羽受其先主器重,不惜以命取獨山鐵為刀,謂之‘萬人敵’。且失,惜刀投水。”
而且三國時期,長柄大刀確實在戰爭中使用,東漢末年就有了。如《三國誌·典韋傳》記載:“郝偉持大雙戟長刀等。,而軍中說“帳中有典韋,背壹對八十斤長戟。"
可見關羽用的是刀,用的是82斤的長柄大刀也是可信的。
青龍偃月刀名字的由來應該說是小說中的裝飾和渲染。不可能說歷史上關羽用的劍確實刻有龍紋,已經不優雅了。主要是用這把威嚴的大刀來凸顯關羽的英氣。
類似青龍偃月刀的大刀後來被稱為“王官刀”或“關刀”。月牙刀確實是刀的壹種。據《武備傳》“長刀、短刀、鉤鐮、月牙刀。後壹種演習顯示了它的優越性,但它不能應用於陣列。”原因是這種刀挺重,不適合實戰。可見關羽確實有很大的膂力,被稱為“萬人之敵”、“天下之虎”。而且後世也多造此刀。比如陜西Xi安回民街清真寺有壹把銹跡斑斑的月牙刀,是純鐵打造的,重100多斤。
姜維(202-264)深得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後成為大將軍。帶槍的黃龍橫掃全軍。黃龍帶槍是壹種罕見的長兵器裝備,集棍、槍、鞭於壹身。槍桿頂端呈半圓形,兩側有鴛鴦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