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理由這麽自信。他統治的大清帝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富裕的國家,就連那些自命不凡的歐洲遊客也不得不承認這壹點[第35頁]。
65,438+5億甚至更多的中國臣民(大清帝國對他們國家的稱呼)正在經歷經濟和文化的復興[第35頁]。
這壹果斷行動標誌著康熙長期專制統治的開始。他在位期間,大清帝國國力強盛,政治清明,社會繁榮穩定,文化成就卓著。[第46頁]
城市手工業,如棉紡織業和制陶業,也走出了17三四十年代經歷的蕭條陰影,得到恢復和發展,甚至超過了以前的生產水平。[第53頁]
康熙有過幾輪考察。他不僅視察公共工程,赦免犯人,傾聽人民疾苦,還親自審閱有誌考生的科學試卷。壹位對此感到驚訝的牧師寫道:“康熙甚至召見那些地位低下的勞動者和農民,親切和藹地與他們交談,使他深得民心。”也許是因為經常四處遊歷,能走訪下層,康熙學會了識別18個省份中13個省份的方言。[第54頁]
他傷心地寫道:“我準備把這聖旨作為我壹生的總結”,“我深恐黎巴嫩人民不知道我心中隱藏的痛苦”。55年的統治耗盡了皇帝的精力:“雖然我已步入老年,但仍不能好好休息,所以我認為整個國家只是壹只被遺棄的鞋子,所有的財富都只是沙子。如果我死的時候沒有動亂和災難,那我就心滿意足了。”五年後,康熙不幸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