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南唐被北宋所滅,陳彭年跟隨徐銥學習文字學。太平興國年間,陳彭年參加科舉考試,兩次被主考官禁言,原因是他太喜歡寫詩,被認為輕浮。在北京舉行了壹次特許宴會。他從東華門騎驢到城墻根,隨隨便便被賜千言萬語,在考生中傳為佳話。
永熙二年(985年),他第三次參加科考,不料中了秀才。初任江陵府(今湖北省江陵縣)總管,參軍。先後任推官、轉運使、寺總管,後升任郎中,調任大理寺細節使。後來,由於這壹事件,朱利安被解除了湖州(今浙江湖州市)的鹽稅,並很快被停職。他的家庭很窮,他的住所很幹凈。在被解雇期間,他不得不依靠仆人外出幫忙或做生意。真宗即位後(998年),又改任為秘書郎和州法官。直到鹹平三年(1000),他被召試學士,並因多次講政治而被提升為秘書程和周知。
鹹平四年(1001),針對宋初國勢衰弱、政治腐敗、冗兵冗官、貪汙受賄等弊端,陳彭年向真宗談治國之道,認為“夫事雖小,而能大有作為,而理近則能遠。有五件事:壹是在日置教官員,二是選擇法律。”這五條是天下大道,治國之路也是坦途。“言辭優美,壹切可行,但有識之士為真宗所推崇。
景德元年(1004),禮部侍郎杜高等人舉薦陳彭年博學多才,詔審關、崇文院,修《聚珠》入大寶鎮。不久,他參與編纂了王欽若撰寫的大型著作《辭賦元圭》,該書對歷代史傳中記載的事跡進行了分類,對宋代以前的史籍編纂和整理具有重要價值。景德鎮三年(1006),陳彭年被提升為右閻正,並被任命為龍圖閣使。他被增補為刑部外務部尚書,並進入閬中和工部集賢堂寫作。在此期間,他努力改革科舉考試中的缺點,並主張設置“糊名”,將考生所寫的籍貫和姓名密封在試卷中,交給謄寫員按照規定的字體書寫,然後送到考官那裏閱卷,以防止後門支持和作弊,從而使科舉考試中選拔人才有了更公平的標準。
大中祥符三年(1010),任兵部郎中、龍圖閣學士,遷右諫議大夫、秘書監。他奉命編輯《唐太宗禦制文集》,並被授予“國之柱石”的稱號。當時,陳彭年借機向真宗陳述了他對儒學與國家興衰關系的認識。真宗認為“君難聽之;對我來說,關心忠誠並不容易。”彭年讓真宗寫壹篇文章。真宗親自撰寫了《崇尚儒學》和《君臣不易》兩部禦書,彭年讓輔粥大臣在國子監刻這兩部禦書。第六年(1013)被召入翰林,任學士兼龍圖閣學士,並共同研究國史,編修三司。移民部部長助理郭士成。九年(1016),遷刑部侍郎,參知政事,被判為儀軌院,擔任精神觀察員。
天禧元年(1017),朝廷改元,祭祀天地。陳彭年擔任過天書和護國使助理,還擔任過詳議制度大使。正月初九陪真宗祭聖書,去祠堂,暈倒,擡回家。真教派醫生診治,天天問候,把他們當兵部侍郎。2月,彭年因重病去世,享年57歲。真宗親自登門拜謁,對家中的破舊寒酸深為感動,以至於幾天都沒有上朝參政。交給合適的仆人去拍,交給“文諾”。
陳彭年勤奮敬業。他參加了朝廷舉行的所有儀式。他尤其擅長研究禮制、進化論和刑罰之名。如果壹些系統在前世沒有被記錄下來,他肯定能夠擬定出基礎。無論政事大小,只要有咨詢和采訪的需要,他都會毫無阻礙地辯證地回應,而且往往符合真宗的意思。後來升任內閣,彭年獨攬壹切事務。繁忙的事務有時會使他疲憊不堪,以至於他失去理智,顛倒是非。有時我會忘記這是什麽花,問周圍的人:“這是什麽花?”人們告訴他這是石榴花,他說:“這裏有石榴花嗎?”他後來成為壹名偉大的大臣,但他仍然保持著節儉的作風,克己奉公,不貪不虐。歷史稱他為“顯示昂貴,支持他與貧困沒有什麽不同。”他得到的錢大部分用於買書,沒有留下任何家庭財富,以至於他的兒子和孫子非常尷尬。
人物作品陳彭年才思敏捷,文采豐富,因才華而受到朝廷的器重。《宋史傳》說他“仰慕唐代四大詩人的作品,體制復雜...如果他們遇到了文字,在桌子上提供了筷子,並詳細實踐了儀式系統,這將是值得稱贊的。”他特別熟悉法律和儀式的故事以及儀式的演變,精通音韻學,知識淵博,勤於寫作,文筆豐富。在這些作品中,最有價值的是由他主持的、寫於宋代祥符時期的《重建大宋朝廣運》。按音準分五冊,音節26194,註釋191692,註釋詳解,引經典270余種,總字數2萬字。它不僅可以作為同音字詞典查韻,而且可以作為詩歌和賦中押韻的工具書,是漢語音韻學中壹部極其重要的著作。在訓詁學中,它不僅詳細反映了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而且對古代語音進行了修正和補充。從《廣韻》音系入手,可以追溯古音,證今音,並可直抵其他方言,是研究古音的主要依據,也是研究古今音系的重要材料。
此外,鑒於官方修訂《江南錄》時遺漏了唐越等人,他還私下撰寫了壹卷《江南別錄》。因為他年輕時是南唐的壹員,所以他熟悉細節,所以書中的許多記錄都是聞所未聞和未知的,後來司馬光在修訂《子同治鑒》時采用了這些記錄。
他的其他著作包括《辭賦元貴》、《景德鎮帝陵地理》、《封禪》、《汾陽三記》、《葛門客家》、《科舉制度》、《歷代婦女文集》、《陳章績》、《貢桔簡介》、《唐紀》、《知音》、《雲泉》、《陳章績》。
《切韻》由隋代音韻學家陸法言所著,是唐宋時期韻書的鼻祖,原書早已失傳。近年來,音韻學家發現了幾本唐代寫的押韻書,從而證實《切韻》分為193個韻部。這本書字數少,註釋略多,部分順序不如《大宋重修廣韻》。陳彭年修訂此書時,除了增加文字和註釋外,內容也略有更新,比《切韻》更為工整。這本書收了兩萬六千多字。平仄聲多,分上下兩冊,上聯28韻,下聯29韻;上去,走開,進入音調。上聲五十五韻,下聲六十韻,上聲三十四韻。* * * 206押韻。它是現代研究中古語音的重要基礎;研究古音或近音的學者也以此為比較資料,是漢語音韻學中重要的韻書。
關於中國重要的韻書《廣韻》。《重建大宋廣韻》全稱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陳彭年、邱勇根據前代韻書《切韻》、《唐韻》等修訂而成。《廣韻》是宋代的官韻,也是中國第壹部官韻書。由於《廣韻》繼承了《切韻》和《唐韻》的音韻和反切,《切韻》和《唐韻》已經失傳,《廣韻》成為研究古漢語語音的重要材料。廣韻是基礎,瑞典漢學家高本漢研究中國隋唐時期以切韻為代表的中古音,以此為基礎的韻書就是《廣韻》。由此也可以看出廣運的重要性。
《廣韻》廣韻分五卷,平聲分兩卷,上、下、入聲分別為1卷。分為206韻,其中平聲韻57韻(上平聲韻28韻,下平聲韻29韻);論55韻的音;60韻;入聲34韻。《廣韻》206韻共193韻,與陸法言《切韻》相同。有兩個韻腳與王人·D的《補短板切韻腳》中添加的相同(即添加上聲部的韻腳並去除聲音的韻腳);有11個韻腳,與姜斧印的唐雲相同(根據合理推測,姜斧印的唐雲分為真韻、準韻、驚韻、質韻、冷韻、慢韻、漢韻變化和古韻變化。《廣韻》、《切韻》和《堂韻》的韻腳有壹些變化。
《廣韻》中的206個韻部分為尚平、夏萍、商、曲、入聲五冊,每個聲韻部與其他聲韻部之間都有壹定的搭配關系。入聲韻只匹配鼻音結尾的陽韻。音、音、韻都是平的。整本書的押韻數量不壹;陽音類別中的韻數與入聲中的韻數不匹配。這是因為“德生臺”、“祭”和“非”四個韻腳不搭配,所以多了四個韻腳。冬韻、鎮韻升調、鎮韻降調、跡韻入聲的字很少,都是附在鄰韻上的,沒有單獨列韻。
廣韻206韻,如果不算聲調,以“咚咚送上門”為韻,“知止”為韻,用壹個平仄包括三個聲調,那麽平仄就是57韻,加上與平仄不匹配的四個聲調,實際上只有61韻。如果把34個入聲韻腳分開,就有95個韻腳。用聯想的方法,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押韻。
《廣韻》為什麽有那麽多韻和韻,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張在《國故音論平衡》中說:“《廣韻》載古今各國之音,不在壹處,有二百六十種之氣勢。”但陳理在《切韻考》中說:陸氏韻分二百零六韻,每韻分二類、三類、四類。“如果不好,那就復雜了,當時的聲音真的不壹樣。”根據黃侃對《切韻考》的統計,206韻* * *有311韻類。高本漢的觀點與陳力相似。這仍然是學術界討論的問題。
音系學中傳統的36個字母《廣韻》的聲母壹般代表唐宋之間漢語語音的36個聲母,但不能代表《廣韻》的聲母。因為《廣韻》的音韻系統是從隋唐韻書繼承下來的。要研究《廣韻》的聲母,就得從《廣韻》的反切來歸納詞語。陳理寫《切韻研究》時,首先研究的是《廣韻》的聲類,實際上是研究《廣韻》的聲母。他用聯想的方法,從反切得到《廣韻》有40個聲調。即36個字母加上與照片、衣服、床、審判和隱喻分開的莊、楚、申、山和玉等詞,用於組合明和魏兩個字母。壹般音韻學家認為,明、魏應分開,故稱41音類。在《1931》中,白帝洲撰寫了《廣韻聲韻統計》(《北京女子師範學院學術季刊》第二卷第1號),並使用陳力的聯想法將《廣韻》的音類檢驗為47類。也就是說,41加了六種腭化音,即見、流、疑、影、曉、來,即居、行、魚、於、許、裏。與此同時(或稍早),黃著有《林慧全經音義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1930),也將《廣韻》的音類定為47種。高本漢還提倡四十七音說。在此之前,曾允幹著有《切韻五音新考》(《東北大學學術季刊》1927,第1期),在此之後,盧誌偉著有《廣韻五十壹音》(《燕京學刊》第25期),均將精、純、順、心分為兩類。盧誌偉說:“五十壹類可以反映《廣韻》中漢字的分類,但不能代表《切韻》時代的聲母系統。因為反切漢字的分類只與反切漢字有關。因此,有時雖然單詞分為兩類,但首字母往往是相同的。”在現代,有許多關於《切韻》音韻的著作,這些著作都涉及對《廣韻》聲母和韻母的研究。
在《廣韻》每卷的韻下,都有壹些與“單用”或“連用”同韻的字押韻。這對研究唐宋時期的實際語言《廣韻》的音韻以及後來的韻、書、韻的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韻書的內容始於唐代王人-d的《讀錯補缺與切韻》,《唐雲》的註釋逐漸增多,引文皆有出處,韻書具有了辭書和辭書的性質到了廣運年間,這壹制度已經初具規模。《廣韻》也可以說是壹部按韻排列的同音字詞典。《廣韻》現存版本很多。總的來說,清代黎庶昌的古彜系列比宋版要好。《寒粉樓》最好影印李的《宋》,而且容易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