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不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字典,但中國第壹部字是《說文解字》,15卷,按部首不同分為540部。許慎用了21年才完成。這本書贏得了歷代語言研究者的推崇和敬仰,被稱為“語言學和語文學的經典”、“小學的學校”。即使在今天,《說文解字》仍然是了解漢字起源、探索漢字奧秘的最權威依據。
《康熙字典》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按三月順序編纂的。張玉書和陳廷敬為主要讀者,組織了當時國子監30人的學士編輯隊伍。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刊刻成書。
但康熙字典不是壹個人完成的,背後有壹個龐大的編纂團隊。其中,首席讀者有兩位,分別是張玉書和陳廷敬;***27位編輯分別是淩紹文、石奎、周其瑋、王景增、梅誌恒、蔣廷錫、、王奎、、陳邦彥、張、潘、朱啟坤、趙、薄有德、、陳壯律。編輯和校對:陳世冠。《康熙字典》的編纂團隊匯集了當時的學者和大學者,可謂臥虎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