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公元618-842,藏語:?Willie: bon chen po,意為“大凡”)是青藏高原上古代藏族人建立的政權,從贊美郎大媽的那壹天開始,持續了200多年。
吐蕃王朝是西藏歷史上第壹個有明確歷史記載的政權,松贊幹布被認為是國家的實際締造者。在吐蕃王朝的統壹下,青藏高原的各個部分凝聚成強大的力量,逐漸走出封閉的內陸高原,使古老的西藏社會第壹次充滿活力。改變了原來各自為政、分散發展、孤立發展的局面。通過制度、法律和驛站的建設,整合了各種小國家政權和部落聯盟。由於內部人口流動和社會交往的擴大,促進了藏語和整個文化層面的交流,實現了青藏高原的文化融合和成長。
西藏的社會生產主要是農業和畜牧業。農作物包括青稞、小麥和蕎麥。牲畜包括牦牛、馬、駱駝和綿羊。手工業包括燒炭、冶鐵、橡膠制造和羊毛編織。至今仍保存有大量吐蕃時期的碑刻、木牘、文獻和經書,是研究吐蕃社會和歷史的珍貴資料。吐蕃王朝覆滅後,宋、元、明初年的中國史書仍普遍將青藏高原及當地民眾稱為“吐蕃”或“西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