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西方的上帝信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佛道儒教,嚴格來說並不是宗教,而是超越現代科學對人類所生存的現實世界的“完全理解”。
換句話說,現代科學只是對“完整的現實世界”的片面認識,現代科學原理和方法不可能認識到“完整的現實世界”。
現代科學與人的感官經驗是壹致的,都是對“單壹結構世界”的認識,而儒釋道三家公認的“完整的現實世界”是“重疊的結構世界”。
“重疊結構世界”的內涵是:
“完整的世界”有重疊結構,“完整的人”自然也有重疊結構,既包括“顯性人體”,也包括“隱性人體”。佛教中的“三身四心”概念是建立在“重疊結構世界”的基礎上的。
上圖是壹個“完整的人”進入胎兒時的初始結構。
壹個“完整的人”由三層人體組成。
第壹層人體:上圖左側甲骨文中的“人”字,代表的是統治世界中“完整的人”的“統治人體”,“統治人體”就是我們所認為的“身體”。
第二層人體:甲骨蔔辭上圖中間的“身體”,代表的是隱藏世界中“完整的人”的“隱藏的人體”,我們通常感覺不到。
以上甲骨蔔辭中的“水”字,即甲骨蔔辭中“人”字與“體”字之間的藍底白字,是用來表示“源甲骨”字中“顯性世界”與“隱性世界”的界限,這裏用來表示“顯性人體”與“隱性人體”的界限。
“顯性人體”和“隱性人體”是重疊的,兩者都有自己的意識,所以到現在為止,我們看到了“兩個身體”和“兩個心靈”。
然而,這兩個“重疊的人體”。它不是“真實的我們”,而是“真實的我們”的載體。
第三層人體:《隱人體》中承載的是“真實的我們”,上圖右側銘文中央的“易”字,是“源甲骨文”中“真實的我們”的意思。
“真我”在佛教徒中有很多稱呼,比如來西藏、真我、真我、覺知雅利安,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在道教中,名稱相對統壹,故稱“元神”或“谷神”;儒家沒有具體的名稱,但是有具體的方向,就是“誠意”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看到了《三體》和《三智》。
第四智慧:當“真實的我們”進入“隱藏的人體”時,就是我們所說的“出世”,“真實的我們”還有壹個“感知的主體”,就是上圖右側銘文上的楚竹書上的“口”字。
在郭店竹簡《老子家》中,“口”字用來表示“感知的主體”。
“真實的我們”不是我們自己直接感知的,而是通過這個“感知主體”感知的。
當“真實的我們”誕生時,我們不知道“感性主體”的應用,只知道單壹的功能。所以,當“真實的我們”所接受到的所有外界刺激都來自於人體的第壹層時,為了搞清楚這是怎麽回事,我們就把“感性主體”送到了人的第壹層意識,也就是意識的第壹層。
之後,這個“感知的主體”已經被第壹層次的意識所控制,認識了主導世界和主導世界中的自己。
這個“完整的人”的結構,在佛教語境中就是“三身四心”。
“三體四心”歷來有多種解釋,但以“甲骨文出處”最為完整準確。因為“源甲骨文”不是用來記錄語言和思想的文字,而是用來向後代傳承“重疊結構世界”和“心智系統轉化”的特殊圖標。因此,我們可以借助“源甲骨文”來透徹理解儒釋道中的關鍵問題!
在儒釋道的學習中,理解“三身四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理解了這“四智”之間的關系,才能真正理解儒釋道三家做什麽,怎麽做的問題。
用“源頭甲骨文”的意義解讀郭店竹簡《老子家》電子書:尋找老子真鏡——從人類文明的全過程解讀郭店竹簡《老子家》(上篇)已出版,書名為《老子真鏡》。
感興趣的用戶可以在當當雲閱讀、kindle、掌閱、百度閱讀、JD.COM閱讀搜索“老子真經”。